中再资源:

专攻“变废为宝” 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版次:3 作者:李鲲鹏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持续发挥着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位于灵武市的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再生资源拆解领域科研投入,并建立创新中心,研发新技术、改进设备,实现“增收”“增绿”双赢。

持续创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汽车达到报废标准后,将被送往哪里,又将被如何处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的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报废回收拆解的企业,走进企业厂区,只见空地上停放着众多等待拆解的报废车辆。拆解车间里,干净的工作台上,报废汽车被拆解成上万个零件,这些零件将根据不同用途分类回收。

“如何让废品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污染环境,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创新技术。”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创新中心主任罗旭辉说。在他的实验室里,汽车发动机被拆解成数百个大小零件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哪些零件有利用价值、该如何利用、如何分解……这些标准都在这里被制定并应用,工人对照拆解流程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拆解环节环保绿色。

踏入再生资源行业十余载,罗旭辉一直从事再生资源行业技术开发、设备改进等工作,先后设计研发了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解决了6000匹马力破碎线生产过程中易着火问题,改造塑料破碎线,取得解决废塑料的环保问题等众多专利。其中,他主持研发的振动筛分机及堆垛皮带设备,解决了破碎料堆比重低和物料重复周转的难题,提高了产品利润。

2022年初,罗旭辉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牵头筹建企业研发中心并获准,8月建成投入运行,9月通过自治区验收,成为全区再生资源行业第一家科技创新中心,并先后完成专利申报10项、专利授权5项、成果创新18项、解决实际生产加工中的问题26项,为公司节省开支300余万元。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中再资源(宁夏)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中央驻宁企业,通过多年努力,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先后被工信部、商务部确认为宁夏“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再生资源回收重点联系企业等,目前已具备年处理废旧金属40万吨、年拆解报废汽车2万台的生产能力。

企业拥有自治区级宁夏报废机动车再利用(灵武)技术创新中心,今年申报专利10项,已受理5项,授权5项,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15项,在项目开发上积极推动新能源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创新研发的等离子切割和氢氧气气割技术,使用新材料代替传统甲烷气体,切割时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烟雾,氢氧气燃烧后产生的水分对环境无害,该技术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也为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针对报废车拆解利润低的问题,罗旭辉已先后开展三元催化贵金属提纯研究、修复蓄电池等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罗旭辉告诉记者,以后将继续投身科技创新,通过提升全员创新意识、创新举措,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不断提升再生有色金属回收体量与质量,为推动宁夏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贡献智慧。

本报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