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网友 人生的缝隙

版次:8 作者:姜奕婷 刘强

女儿的网友

◆ 姜奕婷(宁夏银川)

夏日夜晚,我们一家三口在火车站等着接人,凉风飒飒,但女儿脑门上沁着一层小汗珠,她在出站口来来回回地走着,眼睛不停地向里张望,她翘首以盼的是西安开来的一趟高铁,她的网友小米和她妈妈马上就到了。

当那个瘦小的短发小姑娘蹦跳着出现时,女儿开心地笑了,她跑上前去拉着小米的手。从出站口走到车上,两人的手一直紧紧拉着没有松开过。

两个14岁的女孩儿是因爱好动画在网上相识的,她们都喜欢自己设计动画形象并制作视频,作品在网站上发表后互相关注且经常交流。小米是个内向安静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委屈情绪低落时,她没有告诉父母而是向女儿倾诉,也许是同龄人能互相理解,也许是女儿生性阳光乐观,一直安慰和鼓励她,两人因此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年多的网上交流后,终于约在去年冬天线下见面。

西安到银川距离六百多公里,若是在古代,怕是车马数十日也难得一见。好在已是高铁时代,我们元旦放假时从银川去往西安,早晨出发,三个多小时便到达。在人潮汹涌的大唐不夜城边,从未谋面的俩孩子竟然准确认出对方,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感到惊喜。接下来的两天里她们从早到晚黏在一起,聊天、画画、写作业,就像从小长大的姐妹俩,丝毫没有陌生感。

这次暑假小米母女来银川玩,女儿提前写完作业开始查攻略作准备,接站、送酒店,陪她们游览水洞沟。小米妈妈说,作为一个“宅女”,小米今天居然走了一万多步也没喊累,真是罕见!两人一路说说笑笑,顶着烈日观看表演探寻原始人遗迹,内向的小女孩笑得很开心,开朗了不少。也许这就是友谊的神奇魔力吧!我和小米妈妈也很投缘,交流着孩子的成长经历,其实做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女儿说很感谢我能理解她去见网上交往的朋友,我说其实这是建立在你没有对我隐瞒这件事情,而且还主动让我和她的妈妈建立联系。我理解独生子女的孤单感,只要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网上交友也未尝不可。小猫小狗自己在家尚且会觉得孤单,何况天性好玩的孩子?我们也从那时长大,明白十几岁的孩子总有些事情更想跟同龄人交流而不是父母。我们从小有兄弟姐妹一起长大,但女儿她们这样的独生子女没有。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好朋友相伴,可以减轻些许学习的压力。

网上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就像现实中相识的人也并非个个善良可信。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如森林里的树木般良莠不齐,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人做朋友。

女儿说,真想朋友相伴的美好日子过得慢一些,我说,奔波相见时间毕竟有限,但是你们可以将来考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所大学,如果能成为同窗岂不是挺好?女儿默默点头。盛夏将至,清风徐来,小米临走时两人已经在交流开学的打算了,希望有友谊相伴,孩子们未来可期。

人生的缝隙

◆ 刘强(广东广州)

新房装修,我要亲自监督装修公司的施工质量。铺设地砖时,我看见装修师傅在地砖之间放置两根塑料卡子,形成一道明显的缝隙。我想,这道缝隙可能给以后的卫生清理带来麻烦,于是询问师傅。师傅笑着对我说:“你不懂,你见过水泥路面每隔一段就会被切开一道缝隙吗?你见过铁路上铁轨间都会有间隙吗?”

我恍然大悟,这应该是为了防止物体热胀冷缩而预留的微小空间。

想起苏轼有篇小文《别石塔》,文章很短,却意味深长。大意是说,石塔前来向苏轼告别,苏轼说:“我所经过的别的地方都很平常,只是没有看到过一座石塔。”石塔站立后严肃地说:“难道没有见到过一座砖塔吗?”居士回答说:“那些与石塔不同,砖塔是有缝隙的。”石塔回答:“没有缝隙怎么能包容世上的像蝼蚁一样的小生命的呢?”

世间完美的事物只是一种愿望,而不完美却是人生常态。没有缝隙的石塔,不能让那些蝼蚁在其中生存,看似完美,实则有缺憾。砖塔固然有缝,却能给那些微不足道的蝼蚁生存的空间,看似不完美,却是一种完美,世间的人与事大多如此。

妻子是客家人,她家每间老屋的屋顶上总留有一块半平米见方的空隙,不用青瓦,而用透明的玻璃覆盖。岳父说,留有空隙是为了透射阳光,增加屋内的亮度。这一传统是客家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在现在也具有环保节能的意义。我想,夜晚的小屋,星光、月光俱透,枕着温馨的光影入眠,肯定拥有一段浪漫与诗意的梦。

是啊,人生不必活得严丝合缝,有点缝隙才能张弛有度,才能让光透过,从而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