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民研学游需要突破更多难题
版次:5 作者:刘薇
研学旅行同时具有教育和旅游属性,中小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力军”。可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研学游正在走向包括学龄前、大学生,甚至老年人在内的群体。”
这就是全民研学游。它面向全年龄层,其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有需求的个体与群体,如学生群、亲子群、老年群等等。可以说,全民研学旅游是研学旅行的升级和拓展,人们对研学游的需求意愿日益旺盛,加之利好政策不断增加,很多省市已将全民研学游视为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和提振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和抓手。
但就实践来看,全民研学游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地建设方面,相关政策主要面向青少年基地建设,提供全年龄层人群的不多,因而目前各地较为成熟的都是青少年基地、营地,且多以景区为主,不能很好地体现研学内涵;产品方面,同样是面向全年龄层的产品开发不足、研学基地内容空洞,甚至与单纯旅游严重同质化;服务方面,组织者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由导游或组织方工作人员带队研学,相应的标准和保障机制也并不完善,导致很多地方的研学游实际上是“游而不学”;监管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健全的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
发展全民研学游,需要从以上方面突破,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创新供给,在多业态融合发展中构建更多元场景、模式,吸引上下游资源加入这一赛道。
高质量的研学游产品是核心竞争力,需要多方合力方能实现。组织方得充分考虑需求与载体的适配度,在产品设计中兼顾娱乐与学习双重功能。主管与监管部门应在政策、资金、人才、安全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线路设计、配套服务上群策群力。
至于基地建设,则需充分挖掘地方独有的资源禀赋,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打造一批凸显地方特色的基地、营地,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拓展研学游广度与深度,建立健全产品体系,以具备影响力、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来满足主体多维度需求。
保障方面,首先要有完善的监督与评价体系,须在原有研学游的各项规范基础上制定完善全民研学游规范,将评价方式多元化,以适应不同群体参与者需求与感受。此外,培育高素质研学游人才梯队也是一项重要支撑,要依托各地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孵化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各行业人才加入,通过细分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以确保服务质效。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