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看见成长
——读《方一禾,快跑》
版次:06 作者:轻木
作品关注了一个少年经历人生变故后的负重前行、勇敢生长,深刻探讨了当代家庭教育、困境儿童心理建构、特殊家庭扶助等话题。本书通过闪回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在打造少年精神世界、强化内心韧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赋予“好的教育”以文学的表达。
《方一禾,快跑》
作者:祁智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方一禾,快跑》取材于现实生活,将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文学手段还原、复活和细化。30年前,作者在青岛采访了一个失去父亲、母亲长期患心脏病的8岁小女生,孩子“倔强地奔跑”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经30年的反刍,他终于写下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读懂孩子,看见成长”的特殊样本。
《方一禾,快跑》描写了小学四年级学生方一禾2天中的20多个生活片段,呈现了一名少年应对困顿、顽强成长的动人姿态。暑假中,方一禾的爸爸突发心梗、撒手人寰,留下了因患严重类风湿性心脏病长期卧床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以前,因为有无所不能的爸爸,方一禾可以健康生活、快乐成长。当父亲突然离开,他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某种绝境,巨大的考验扑面而来。
小说从暑假后的某一天放学写起,“跑”与方一禾“形影不离”。他要跑回家给妈妈做饭,第二天一早要跑到医院给妈妈拿盐水瓶,他要跑着去公交站台乘车上学,甚至在梦里也跑,要找到走散的爸爸。这一切都是方一禾自己的选择,他的爸爸生前教育他,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麻烦别人。他记住了爸爸说的话,选择独自承受命运的击打,顽强地挺直了羸弱的小小腰身,用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生活技能照顾生病的妈妈,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从父亲那里传承来的友善和爱,温柔且小心翼翼地与同学相处,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小说中,父亲给予方一禾的爱演化成了方一禾奔跑的精神动力。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方一禾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困境面前有选择的勇气,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敢于面对,勇于承担,并对未来怀抱希望。
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复调结构。故事中有两条叙事线,一条明线为方一禾2天的生活,一条暗线为过去进行时的日常。两条线索同步进行、交叉推进,既有条不紊地把小说推向纵深,又通过过去和现在不停闪回,更为清晰地勾勒出方一禾的成长轨迹,也能够让读者看到新时代少年坚毅品格的养成路线图。
虽然讲述的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但读罢全书并无压抑之感,反而让人豁然开朗。开学后,方一禾刻意隐瞒了父亲离世的消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装作若无其事。事实上,学校里的老师在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天就知道了,但他们也刻意装出不知道的样子,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志愿者、公交车司机等共同构建了一张爱的网络,小心呵护、不露痕迹地帮助方一禾。可以说,《方一禾,快跑》既是一部少年成长的励志书,也是一部描写人文关怀的温情书。方一禾的成长,一方面是他自身在努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也以陪跑员、啦啦队、爱心路人等不同形象,给予他成长向上的力量。
轻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