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万巴勒斯坦人丧生!

加沙冲突真的无解?

版次:08 作者:新华社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逾4万巴勒斯坦人死亡,人道灾难持续加剧。

战火弥漫,冲突外溢效应加速,黎以、叙以、红海,多个方向频现警报。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不久前在伊朗遇刺身亡更令局势危如累卵。加沙为何停火难?谈判卡在哪?更高烈度、更大范围的冲突会不会爆发?请看解局——

战事为何久拖不决?

立即实现持久停火,是加沙民众的迫切期盼,也是国际社会压倒性共识。然而,以色列一方面答应恢复谈判,另一方面继续在加沙地带的攻势。

以色列方面9日同意重启停火谈判,却在10日轰炸加沙城一所学校,声称那里是哈马斯成员的藏身地之一,造成上百人死亡。14日,新一轮停火及释放被扣押人员谈判前一天,以军继续在加沙地带中部和南部展开军事行动,导致多人伤亡。

回到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初,以色列政府动员36万名预备役军人,是建国75年来“最大规模预备役征召行动”。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反复强调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有三大目标:消灭哈马斯、解救所有被扣押以方人员、加沙地带不再对以构成安全威胁。

随着战事久拖不决、被扣押人员迟迟未能获释、经济和民生受到重创、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巴方平民伤亡、以色列国家形象严重受损、外交“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等,以色列国内各类矛盾再度激化、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内塔尼亚胡政府实已处于民意的“火山口”。

对深陷危机的内塔尼亚胡政府而言,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关乎其政权存废。在这个角度,便不难理解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何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而执意将加沙地带军事行动进行到底。

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告诉新华社记者,以色列右翼政府是和平进程的重要障碍,国际社会应进一步施压、推动停火协议达成。

停火谈判卡在哪儿?

去年11月,哈马斯和以色列短暂停火,双方互释一些在押人员。但后续谈判屡次陷入停滞的原因之一,是以色列声称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反复拒绝永久停火。

哈马斯7月作出“让步”,放弃“以色列必须首先承诺永久停火,哈马斯才会同意签署协议”这一关键要求。媒体当时预期,哈马斯的妥协可能令加沙地带迎来自去年年末以来首次停火并为后续谈判铺路。

然而,以色列又提出了一些条件,包括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地带北部时应该接受筛查以及与埃及接壤的费城走廊的控制问题等。英国广播公司1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这些新提出的条件导致谈判再陷僵局。

哈马斯11日要求斡旋方就先前谈判结果制订落实计划并强制以色列执行,而不是举行更多谈判或提出新方案。它在声明中说,以方提出了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从未提出的新条件并且继续袭击加沙地带、暗杀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这些都证实了以方继续战争和不愿达成停火协议的意图。

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定于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据报道,与会者包括以色列、卡塔尔、美国和埃及的官员。哈马斯多名官员说,哈马斯不派代表参加。

中东会否全面开打?

伊朗高级官员称,伊朗是否对以色列发动报复性打击,与以色列能否和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相关联。

路透社13日以3名不愿公开身份的伊朗高级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伊方上述立场。其中一名伊朗安全部门高级官员说,如果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失败或以色列蓄意拖延谈判,伊朗及其盟友黎巴嫩真主党将向以色列发动直接打击。这名官员没有说明伊朗方面认定的谈判期限。

英国卡迪夫大学国际关系专家阿迈勒·萨阿德表示,伊朗很可能会与“抵抗之弧”盟友协同行动,以阻止以色列继续实施类似“定点清除”的政策,但同时会尽可能避免报复行动升级为战争。因为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不想“落入内塔尼亚胡的圈套”,让以方乘机把美国直接拖进战争。

“抵抗之弧”是伊朗主导的一个抗以联盟,包括哈马斯、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一些伊拉克民兵武装。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认为,如果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规模有限,以色列也将有限还击,以伊直接对抗会如同4月那次一样“速战速决”,但加沙冲突和以黎边境的紧张局势还将持续。

戈伦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对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关注已经超过对加沙局势的关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应尽快达成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相关协议,然后利用该协议缓解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紧张局势。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加沙8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