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 果园飘香“丰”景美
采摘正忙 大青葡萄成熟上市
版次:3 作者:刘嘉怡
永宁县大青葡萄上市(8月20日摄)。本报记者 刘嘉怡 摄
本报讯(记者 刘嘉怡)8月20日,走进永宁县胜利乡八渠村大青葡萄种植基地,已经成熟的大青葡萄色泽嫩绿,饱满圆润,一串串垂在藤蔓间,散发着令人垂涎欲滴的清甜果香。8月中旬,正是大青葡萄陆续成熟的时间,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已经第一时间来到大棚,采摘初秋里的“第一口甜”。
一大早,市民马文利就带着女儿来到了种植户张建军的葡萄棚中,父女俩一人拎筐,一人执剪,相互配合摘下满意的葡萄。“每年到大青葡萄上市的时候,我们都会来摘点葡萄送给亲戚朋友,是一份很棒的礼物。”马文利说,大青葡萄皮薄肉厚,口感香甜,比其他品种的葡萄更具风味。
大青葡萄作为胜利乡的特色果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一直以来因独特的口感备受银川市民的青睐,“大青葡萄”品牌也逐渐成为胜利乡的一道靓丽名片。
53岁的种植户张建军与大青葡萄打交道已经近30年了,曾经,张建军的父辈靠着销售大青葡萄补贴部分家用,如今,大青葡萄也为张建军撑起了一份“甜蜜事业”。“我今年种了4亩葡萄,相比往年果子结得比较稀,但品质也更好了,预估每亩田能收入2万元左右。”张建军说,目前市场销售价格也不错,市场价格在10元~13元每斤,采摘价格则在8元每斤,预计今年收入最低能达到8万元。
今年,受到几场降雨的影响,葡萄的生长遭遇了裂果、减产的考验。为此,张建军在现有葡萄园的基础上,搭建了二层木架,加装了防水塑料布,有效地保护了葡萄。“接下来,打算对葡萄棚进行升级改造,加装钢架大棚,避免天气变化带来的冷热交替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张建军说。
目前,大青葡萄已经成为八渠村主导产业,大青葡萄种植户已由14户发展到73户,面积从42亩增加到360亩,为村集体和种植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大青葡萄上市的时间正好能赶在中秋节前后,成熟期约40~50天,采摘季一般在8月底到10月初之间,全村年产值能达到700万元左右。”八渠村代党支部书记张小军说。
如何让大青葡萄发挥更大的品牌价值,更好地增收创收,张小军规划让大青葡萄走精品化发展的道路。“我们计划从稳定大青葡萄的品质入手,通过搭建钢架温棚、严控水肥比例、做好疏花疏果等,以科学精准的管护方式让葡萄稳达到精品果的标准。”张小军介绍,精品果有着严格的评价标准体系,如每串重量须处在2斤2两至2斤8两之间、串型在12厘米至13厘米等。
作为胜利乡的主导产业之一,大青葡萄有效串起了周边的农业文旅资源,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我们连续举办了5届大青葡萄采摘节,以节会为媒,结合八渠村周边的生态观光、农耕研学等文旅资源,有效拓宽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渠道。”胜利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胜利乡将立足“都市近郊游”和“四季鲜果之乡”定位,将周边各点位的特色农副产品和农家乐、露营地等乡村旅游资源连点成线,串成完整的旅游路线进行推介,进一步发挥大青葡萄品牌效应,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