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巷的记忆

版次:8 作者:安涛

◆ 安涛(宁夏银川)

如今的鼓楼南街,就是过去的柳树巷。

柳树巷徒有虚名,一里多长的巷子里竟没有一棵树。但是这里商家云集,是银川有名的商业黄金地段。在它的街道两侧,有几十家商铺一字摆开,逛街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记得小时候在离鼓楼不远的路西一侧,有一家文具店,是小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店里有专为小学生们准备的作业本,有五分钱一盒的蜡笔,有七分钱一板的水彩,还有石笔石板铅笔盒,最让人看后不忍离去的是,那些封面上印着各种图案的小日记本。一次逛商店,父亲给我买了本袖珍红色软封皮的日记本,有意思的是在日记本的前十几页里,竟印着世界各国首脑的头像并配有简介,看后无意中还增加了不少知识。

离文具店不远有一家古旧书店,屋内光线不好有些昏暗,桌子上摆满了不少字帖和旧杂志。靠墙的书架上是回收来的旧书,这些旧书都折价出售很便宜,两本厚厚的《石头记》才卖两元。上初中时我仅用了六毛九分钱,就在店里买了一本原价是二元三角的精装《儿童文学选》。

再往南走有家刻字社,人们都在这里刻印章,有名的贺兰山石砚就在这里加工。挨着刻字社是两家中药店,据说是张家两兄弟所开,两店中间隔一个大门,都很有名。常有顾客慕名前来到店里抓药。

药店旁不远就是仁义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它把柳树巷从中间分成两段。巷子西口有家饭馆,五分钱一个肉包子又大又香,三分钱买一个三角饼再夹上五分钱的切糕,既好吃又耐饱,上学的学生都喜欢到这里来买早点。饭馆南边是两家副食店,一家主要以茶叶糖果为主,另一家主营烟酒干果。商店旁边有一个小院子,里面不时传出“哒哒哒”的机器声,那就是后来的银川市跃进服装厂。过了服装厂就是当年银川最大的澡堂子大众浴池,这个浴池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浴清池”,大众浴池后来又改名叫东风浴池。当年来洗澡理发的都凭票排队,也算是一项单位的福利。到这里也就到了柳树巷的南口。

再说说柳树巷路东一侧的故事。

从鼓楼开始顺着路东一侧向南去,首先有家文化用品店最引人注意。在这家店里墙上挂着二胡、大阮和笛子,货架上还摆着一架手风琴,这家店很有文艺味。但让大家感到新鲜的却是店里柜台上的那台月球仪,听说这是根据苏联人造卫星拍回来的资料制成的。看到这台灰色的像麻子脸般的月球仪,怎么也不愿意和天上的月亮联系起来。上世纪60年代初,为配合中小学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这个店还卖过一些航模材料,价格从几角到几元不等。来买的学生很多,大家回去后先按照图纸的要求加工好模型部件,再用万能胶拼装起来,到学校用皮筋弹向天空,看谁的飞机在空中滑翔的时间最长。

顺着文化用品店向南走不远就是石印社,当年也就只能印些小学生的作业本和一些简单的布告广告等材料。那时石印社好像还印过一种叫“药票”的小票,这种用红、绿、黄彩色纸印成的小票,被装订成长二寸长一寸宽像火柴盒般的小本,上面印着各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当归、白术、茯苓等,对此我们并不感兴趣,只因小票本颜色好看我们都很喜欢它,多少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它们是做何用的。

再往前就是仁义巷东口了,离巷口不远有一座二层青砖小楼十分抢眼,那就是有名的宝珍照相馆,这是由章氏父子于1926年开办的。一楼开票二楼照相,顺着木板楼梯上去只见照相机是一个大木头匣子,那时照张不太大的相片也就是几毛钱,照好的相片装在印有电影片头工农兵雕像图案的纸袋里,很好看,颇有几分艺术感。

照相馆旁边是一家无线电器材门市部,专卖与无线电有关的器材,有电子管、晶体管、变压器;还有线圈、电阻、电容器,同时还有修理收音机和电唱机的业务。那时爱好无线电的人很多,大家都想亲手装一台收音机。初学者能装成一台单管再生机就不错了,资深者就可试装多管超外差式的收音机了。

在宝珍照相馆南边不远就是新华书店,书店里房子很大,桌子和书架上摆满了书,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营业台后面玻璃柜里的小人书。每逢过年时,这里还卖年画和贺年片,那时顾客最多,书店也最忙。

书店前边是一家五金交电公司,这里曾卖过凭票供应的自行车、缝纫机和电唱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五金公司也算是个“热门”单位,连当时店里的店员也似乎觉得脸上很有光。

再南边是钟表店,这是家老店,老师傅多、修表的技术也好,不少老顾客常来这里修表。

紧挨着钟表店就是理发店,理发店里的师傅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从上海支宁来的,他们技术高态度好,人们都喜欢到这家店理发。到了理发店也就又到了柳树巷的南口。

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柳树巷改了好几次名字,有一段时间叫向阳街,有一段时间又叫复兴街,现在叫鼓楼南街。

不管叫什么,它永远都是留给我许多美好记忆的柳树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