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
关键小事变暖心大事
版次:4 作者:李阳阳
小微公园运动场地升级(8月26日摄)。
宁朔南路社区因地制宜打造小微公园(8月26日摄)。
西夏区居民马建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的理疗;在外求学的学子刘一能感叹,仅一年时间家附近的闲置空地就变成了热门打卡地;居民刘健吃到了社区食堂低价又可口的饭菜……今年以来,西夏区问需于民,不断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打出实招,把民生实事办实,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创新模式“社区合伙人”更便民
“今天做了艾灸,感觉身体舒服多了。对于我们这些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来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艾灸理疗服务,真是既贴心又便捷。”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同心苑社区居民马建英说道。
马建英所说的艾灸理疗服务,是由真艾养生馆提供的。原来上个星期,同心苑社区通过以空间换取资源的模式正式将真艾养生馆引进“社区合伙人”项目中,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据同心苑社区党委书记张爱萍介绍,该养生馆成为“社区合伙人”后,还将通过收益反哺、资金注入社区慈善基金账户等方式,帮助社区提高公益造血能力。
截至目前,同心苑社区共有32家单位入驻“社区合伙人”项目。其中与共建单位自治区图书馆开展了阅读分享活动5次,与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了健康宣传活动4次,与银行开展非遗扎染、漆画等活动4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不断拓展合伙人‘朋友圈’,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做实做细做精为民服务。”张爱萍说道。
见缝插景 居民休闲有去处
最近,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宁朔南路社区江南小区及周边小区的居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小区西侧林带的闲置空地改造成了“小微公园”,不仅如此,西夏区还同步实施了树林空地改造提升,安装了健身器材,打造运动休闲空间等生活美学场景,提升辖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现在有了小微公园,公园里还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环境好,设施齐全,我天天带上小孙子来这儿锻炼,这里都快成我们的固定打卡地了。”西夏区宁朔南路社区江南小区居民吴菊梅说道。
“去年离家时这里还是一片只有树木的空地,如今已变成了充满活力的运动空间,这巨大的变化让我惊喜不已。”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刘一能笑嘻嘻地说道。
据宁朔南路社区党委书记武常艳介绍,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居民文化生活,满足居民日常健身休闲需求,宁朔南路社区通过走访,充分倾听群众意见,并将收集来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西夏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此次改造充分尊重自然生态,保留原有树木,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其与新的景观元素完美融合、相辅相成。
“转角就能遇见美,此次见缝插‘景’式小微公园的改造不仅巧妙利用了闲置空间,还让居民触手可及‘小幸福’。我们将持续以居民休闲生活实际需求为突破口,提升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居民幸福感。”武常艳说道。
用心用情办好居民“小事儿”
“一菜一汤品出温暖民生,一粥一饭尝出幸福晚年。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口味,为满足广大居民的不同饮食需求,书香苑社区食堂为居民推出优惠政策与送餐服务计划……”8月19日下午3点,家住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书香苑社区兴洲花园小区的刘健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发在居民群里的社区食堂优惠信息,上面清楚地罗列着爱心早餐、营养正餐、送餐服务等优惠政策。贴心的服务、优惠的政策,让刘健顿时感到了一股暖意。
今年以来,书香苑社区聚焦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日间照料为基础,每周下沉为主要内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文体、探访、解困等服务。同时,还提供休闲娱乐、养生课堂、图书阅览、手工绘画等服务内容,并开办老年大学,服务项目覆盖了所辖6个小区的2000多名老年人。不仅如此,书香苑社区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活动平台,鼓励成立老年人活动团队7支,先后组织开展了乐龄陪伴、经典诵读等老年人喜爱的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10多场。同时,围绕老人“需盼求”,书香苑社区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采取“敲门嫂”“解困智囊团”等多种创新方式,收集老年人急需解决的“小事儿”,开展便老利老服务。据了解,今年以来,书香苑为老年群体集中开展“进家解困”活动60多次,提供上门办理退休认证、代买代购等服务1100多次。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