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展新颜

——银川执“和美”之笔绘乡村振兴图景

版次:T7 作者:肖梦琪

核心阅读

秋季银川,广袤的乡村万物华实、生机盎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田畴沃野,农民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果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就业车间,移民群众在家门口用巧手编织致富梦想;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一步一变,一户一景……美丽乡村呈现出一派民勤村美、民风淳朴、和美清新的景象,一幅幅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图景带着乡愁,也带着期盼。

近年来,银川统筹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产业先行 各美其美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吃蟹好时节。

驱车前往兴庆区塞上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还没到目的地,就能听到空中传来阵阵的嗡嗡声,循声而望,一架无人机满载饲料,沿设置好的路线飞越蟹塘投放,基地负责人刘明伟在塘边穿梭,查看螃蟹长势情况。

“我们养殖的是‘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市场需求量很大,每只成蟹能长到五六两。”刘明伟介绍,基地占地面积300亩,共有23个池塘,今年3月份投放了6万只蟹苗,得益于良好的气温优势和盐碱水中较高的含钙量,螃蟹长势良好。

提起创业经历,刘明伟坦言确实不那么容易。自2019年养蟹开始,他和妻子奔波于安徽、江苏等地,实地考察、选择蟹苗,学习养蟹知识,也常常凌晨起床,沿着蟹塘巡查水质、温度、氧气、饲料等情况,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螃蟹身上。然而,第一年养殖出现了螃蟹大量死亡的情况。“刚开始在摸索阶段,技术上的不成熟加上选用的蟹苗品种不合适,存活率不高。”刘明伟说,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养蟹技术不断成熟,蟹的品质越来越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如今,刘明伟养殖的螃蟹已小有名气,每年都会销往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为了降低养蟹成本,今年他开始尝试蟹苗培育技术。

最近,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的汉白玉萝卜丰收上市,在分拣中心,工人们忙碌地将清洗干净的萝卜分袋装拣,成千上万个从地里拔出的新鲜萝卜直达车厢,被发往全国各地。

永宁县胜利乡胜利村以盘活林业资源为出发点,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种植、养殖,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位于109国道西侧的胜利二队,一大片林地郁郁葱葱,充满生机,胜利村盯上林地下松软的土地和闲置的空间,种植了金银花、黄芩、黄芪、土贝母等中药材,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如今,“产业旺、乡村兴”已成为各地干部群众的共识共为,走进乡村田野,处处可见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有力撑起了乡村振兴的产业脊梁。立足资源禀赋,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个个“致富良方”付诸实践,令银川特色农业更“特”更“优”,实现多点开花,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培根铸魂 美美与共

九月,长枣迎来丰收季,作为科技特派员,多年来宁夏大秦枣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刘杰一直致力于解决长枣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他经常在田间地头了解枣农的需求,向大家传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施肥技巧等知识,带动枣农提高种植技巧,提升长枣品质。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想学习长枣种植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技术培训会,帮助大家通过科学种植实现增收。”刘杰说,成为科技特派员后,除了免费开展技术培训,他还为周边农民提供务工岗位。

在银川,“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是科技特派员服务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赵智明是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被选派为西夏区、兴庆区科技特派员后,他引进农业新技术与新设备,搭建专家交流平台,实施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宁夏贺兰瓜菜科技小院是一家依托宁夏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人才培育基地。作为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常驻为特色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已成为服务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抓手。小院首席专家为宁夏大学张雪艳教授,目前入驻专家11名,常驻老师8位,入驻学生20多名,多年来形成的成果和技术覆盖贺兰县、西吉县等瓜菜主产区,在水肥一体化及蔬菜高效栽培等方面进行技术科普服务,培训人员超3000人次,为宁夏瓜菜产业发展储备了青年科技人才。

近年来,银川借助全职引进、双向兼职、联合聘用、远程农业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柔性引才480余人,并挖掘培养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农机一线“土专家”“闽宁巧媳妇儿”“新农人纳哥”等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新农师,他们带头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积极传授科学农业技术,带动周围群众增产增收、创业致富。

人才强则乡村强。一直以来银川发挥好人才的强大作用,在引鸿雁、用头雁、聚雁阵上下功夫,让越来越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为乡村全面振兴激发活力、提振信心。

淬炼底色 向“美”而行

走进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乡村小路平整宽敞,将村社紧密相连;别致的农家院,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旁栽着苗木花卉,盛开的鲜花、美丽的小院,与附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相映成辉,一幅自然和谐、载满乡愁记忆的田园画映入眼帘。

“以前垃圾到处都是,气味很难闻,出去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回来,现在变化很大。”37岁的陈威,是土生土长的司家桥村人,他不仅是村庄蝶变的见证者,也是第一批回乡创业的受益者。

2021年,陈威从外地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不再是昔日的“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像景区一样的美丽风景,于是他决定回乡创业,利用村里的闲置院落,打造一家融合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元素的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

司家桥村的变化,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司家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介绍,司家桥村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目标,打造生态观光旅游采摘、农事研学体验、农家餐饮服务一体化村庄,将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相结合,探索“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以道德红黄蓝榜、积分银行为抓手,形成比、晒、督、改的良好风气,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和美乡村。

清洁取暖是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海陶南村,得益于清洁能源改造项目,陈小菊一家过上了“绿色取暖,温暖过冬”的好日子。

“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冬天我们可以通过热泵设定屋内温度,让家里保持恒温。另外,在空气源热泵的帮助下,厨房也能随时用上热水,冬天再也不用冰水洗菜做饭了。”

陈小菊回忆,以前家里一直靠烧锅炉取暖,半夜加煤、早晨倒灰,耗时耗力不说,还弄得家中满是灰尘。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乡村的美丽嬗变在银川接连上演。在此基础上,银川不断强化思想建设“铸魂”,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成一批村史馆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深化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选树“星级文明户”,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广大群众从“袖手观”到“拍手赞”、从“站着看”到“动手干”,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文明蔚然成风。

时间的刻度记录了银川人高歌猛进、铿锵前行追逐乡村全面振兴的足印:这些年,乡村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的银川,正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