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项目稳步推进

版次:1 作者:王少钦 李畅

本报讯(记者 王少钦 李畅) 自全市“百日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加快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决胜全年发展目标。

总投资2.7亿元的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供应链基础设施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设备隆隆作响,施工工人干劲十足,各项建设单体稳步推进,进展迅速。作为银川市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载体,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供应链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仓库、配套用房及相关附属设施。“一期项目面积为36214平方米,主要包含标准仓库和设备用房,目前一期项目两个高标准仓库正在进行屋顶板面安装阶段,二期项目正在进行基础钢筋绑扎作业,预计今年年底前一期项目交付使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表示。

为实现通道“运力”为枢纽“效力”、通道“流量”变为枢纽“增量”、通道“能力”提升枢纽“能级”,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培育壮大物流经营主体、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资源要素加速向枢纽节点聚集,努力提高银川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能级”。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园区通过开展铁海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先后开通直达天津港、湖北滠口港等多条国内铁路货运班列,同时,加快建立国际物流“贸易+物流+配送”西部陆海新通道,目的地涉及日韩、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8月底,铁海联运业务完成近3000箱,其中,内贸货物占比20%左右,外贸货物占比80%左右,进入第四季度,出港货物订单依然稳定。”宁夏新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物流经理张慧说。

“我们将按照‘建强点、延长线、聚成面、构建网’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统筹推进银川枢纽建设,充分发挥枢纽服务外向型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引导供应链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线边物流,供应链管理,产地仓及期货交割库等一体化服务方案,与物流融合协同发展,有效发挥物流枢纽区域辐射作用。”银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副主任马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