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

加强互联共建

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版次:4 作者:刘嘉怡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协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为民服务精品项目……今年以来,永宁县探索构建“1+N+6”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联共建机制,协调5家全国文明单位发挥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与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互联共建,有效推动文明实践持续走深走实。

“针对村、社区一级文明实践站公共服务资源匮乏、实践内容相对单一、实践队伍力量不足的现状,立足县域内全国、自治区文明单位的行业优势和特色亮点,我们筛选出长短相切、优势互补的单位,促成5个不同领域文明单位与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联共建,着力提升文明实践工作质效。”永宁县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互联共建机制为文明单位与实践站搭建起沟通互促的桥梁,有效推进文明实践下沉,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优质项目和活动。

7月份以来,永宁县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陆续与税务、法院、交通执法等行业部门单位开展互联共建,围绕深入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质文化进基层、助农惠民暖心服务、品牌效应提升五个方面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活动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共建活动12场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有效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通过“1+N+6”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联共建机制,永宁县持续丰富完善“文明永宁·实践有我”品牌,打造了一批文明实践精品项目,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效能。闽宁镇福宁社区将5家全国文明单位纳入文明实践“青春合伙人”序列,引导共建单位将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永宁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将“蓝丝带”维修救援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共建的重点,组织有服务能力的维修企业开展私家车“维修义诊”;永宁县人民医院不断深化“组团式”走乡村进社区巡诊义诊活动,2022年以来连续“上门送诊”82场次,覆盖群众2.6万余人次。

本报记者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