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

提升审批效率 加速项目建设

版次:2 作者:刘旭卓

今年以来,永宁县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质效,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信息平台、业务场景和政策体系,实现全过程要素串联、全流程数字审批、全方位场景应用。

“逐部门逐事项梳理分析,理清每个审批事项的类型、办件材料、审批关联度等,实现从项目策划到落地全流程‘一窗受理’。”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该县已将17个部门(单位)的66项审批服务事项,以及涉及的电子证照、中介服务、市政报装、项目数据分析等全部纳入工改系统,统一申报入口,推行线上“一窗办”。

永宁县持续推动数据“一网通”,将工改系统与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推进业务无缝流转协同,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全面破解企业申报端、部门审批端“多头操作、重复录入”问题。在监管方面,强化系统跟踪督办功能,将审批事项、中介服务、施工图审查等环节纳入工改系统计时管理,通过对平均审批时长、平均跨度时长等要素进行分析,推动项目审批阶段性资源数据“上云、上图”,实时监测审批数据,对临超期办件设置信息预警、亮灯提醒,有效提高按时办结率。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繁杂、审批文件过多,给企业带来极大不便。近年来,我们融合线上线下,推行无纸化审批流转。”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工改系统为依托,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便捷申报、高效流转。此外,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实行分类定制审批,按照项目类型生成16类专属“流程图”,辅助企业线上便捷申报,同时嵌入“帮办代办”靠前服务机制作为智能引导的补充。推行多事项协同办理,探索项目开工“N+1”新模式,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人防审批和施工许可4个事项并联审批,共用1套资料,在3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推行“多证联办”改革,将工业类项目的土地出让合同纳入并联申报、协同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