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坝汉延闸
版次:06 作者:郑文著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工程恩泽千年而缔造出塞上江南的农耕文明,是中国最为古老的灌区之一,传承有序而继往开来。宁夏引黄灌区根据黄河流域地理特征,又划分为卫宁灌区和青铜峡河东灌区、青铜峡河西灌区三大灌区。其中河西灌区南起青铜峡,北至石嘴山,为宁夏平原最大的引黄灌溉区域。较早时,这片沃土之上便平行排列着唐徕、大清、汉延、惠农4大干渠,再辅以纵横交错的支渠、斗渠等,构成复杂而有效的灌溉体系。
笔者生于银川,自幼便对唐徕、惠农等古老灌渠名称耳熟能详。亦因外婆家世居于汉延渠畔,儿时自银川赴外婆家需穿越此渠,乃至今日依然能够清晰记得汉延渠春涨之旖旎景象,也记得夕阳中外婆家稻田环绕的村落间那袅袅炊烟与阵阵蛙鸣。
汉延渠,又名汉源渠,老辈银川人也将此渠简称汉渠(与河东干渠重名,为银川地区民间俗称)。汉延渠为宁夏平原古老干渠之一,自青铜峡黄河西岸开口,位于唐徕渠、惠农渠之间。据清代钮廷彩《大修汉渠碑记》称:“汉之有斯渠,殆元封太初(前110-101年)间。”始凿于汉代元封太初年间的汉延渠,开宁夏水利之先河,奠塞北江南之根基,澎湃奔涌两千年,造就塞上米粮川。
而根据1936年《宁夏省水利专刊》记载:“查本渠今自大坝乡之九道沟地方,开口进水,向东北流,经陈俊乡至汉坝乡之正闸,长凡二十里……自正闸至尾闸分为四段,共长二百一十九里,共计灌溉夏、朔两县田地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余亩。正闸在汉坝乡,距渠口下二十里处,系三墩四空,墩空宽各一丈,高亦一丈许,全渠水量之大小,即以此处而标定,是为该渠之咽喉。旁建龙王庙,该渠之办公处,亦位于此。”
这幅拍摄于1948年的影像中,画面左侧可见水闸,即为汉延渠正闸。根据《宁夏省水利专刊》描述,此闸为三墩四孔,而影像中只呈现两墩三孔,墩为石质,上雕龙首。正闸右侧之建筑,即为已兼作汉延渠管理部门办公场所的那座龙王庙。此龙王庙为前卷棚、后硬山顶式土木结构建筑,为典型的宁夏平原庙宇,宁静而悠然地矗立在汉延渠的潺潺流水旁,见证着引水开源的灌溉奇迹,见证着长渠流润的农耕景象。而龙王庙正前方,也就是画面右下角所见水闸,为汉延渠退水闸之永庆闸。彼时汉延渠有三座退水闸,名为安定闸、永庆闸、新建闸。永庆闸位于汉延渠正闸前,系五墩六孔,墩宽一丈、孔宽九尺,高一丈。
百年前的小坝汉延渠渠首,不仅为青铜峡河西灌区引黄灌溉水利工程之枢纽,亦因风光秀丽且坐落于大道旁,而为彼时行走于宁夏平原的文人墨客观光游览、感怀山川之胜景。1919年,著有《西北丛编》、《西北旅行记》等著作的林竞途经小坝,并在所著《西北丛编》中记述:“下午仍南偏西行。未几,见道左有渠,即清渠也。二十里,道左有汉渠退水沟。退水沟者,备秋令农事将毕,余水不用,或遇大雨,渠水充盈,乃放之入沟,俾归纳于河之用也。五里,过汉榆石桥,即俗称小坝,有堡,居民二十余家,商店数家。河水北流,即入汉渠。东流,即入退水沟。此时水犹未冻,急流激湍,势如怒潮,颇呈奇观。桥北有碑二,其一剥蚀模糊,仅辨其额为汉榆桥记。”
林竞虽为匆匆而过,但透彻地理解了退水渠存在的意义与作用。退水渠,亦为古老的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体现,其主要作用就是排泄灌溉渠道内多余水量,防止渠道溢流或洪水倒灌,保证干渠正常、安全地运行。而永庆闸为汉延闸的前退水闸,起到预先分流之作用。汉延闸之后还有退水闸,则为进一步控制干渠水量于安全区间所建。
1962年,水利部门兴建了汉(汉延渠)并唐(唐徕渠)工程,将汉延渠改由唐徕渠头闸引水入王家河,于王家河和西河汇流处堵坝,开新渠7公里,入大清渠故道,至九道沟下接入原渠,变无坝引水为有坝引水,从而有效保证了灌溉水量。所以,本文两幅影像中所呈现的昔日汉延渠渠首景象,自此成为往事。
至如今,历经裁弯取直、除险加固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得汉延渠渠身顺直,断面规则,比降合理,水流畅利。汉延渠干渠长度已达88公里,实际灌溉面积57万亩。古老灌渠在这片孕育了黄河文明的沃土间流润千年,如同奔流在锦绣山川中波澜壮阔的史诗,激昂地诉说着宁夏灿烂的历史与华美的今朝。
郑文著/文 图片由郑文著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