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项目入选全国“各族群众
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项目名单
版次:01 作者:雷梦
本报讯(记者 雷梦)国家民委近日对外公布2024年度“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项目名单,我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颐和城府社区“籽籽同心 乐享颐和”社区提升改造、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石榴籽红 共产党亲”结亲互助两个项目入选“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名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召开两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要领导倾力推动、点题调研,召开市委常委会、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民族领域重难点问题,出台具体指导意见,高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各领域工作创新推进、亮点频现,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深化“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贺兰山东麓旅游促进“三交”示范带建设、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银川特色的工作品牌,涌现出了一批“长城花园”式的互嵌式社区。
此次入选试点名单的两个项目是我市深入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构建各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典型案例。颐和城府社区“籽籽同心 乐享颐和”社区提升改造项目通过搭建红娘牵线点、家政维修点、非遗传承点、纠纷调解点、惠民助餐点、就业服务点、物业管理点、民政救助点、文化宣传点、爱心捐助点和提升改造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十点一中心”平台,培育打造“五融五和‘颐’团和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创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营造各族群众互嵌融居的社区环境。共享社区“石榴籽红 共产党亲”结亲互助项目依托社区“同心联盟”“三区三联三互”“五立提升工程”“流动人口七项服务”等工作载体,把“手拉手”“一家亲”“邻里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搬进社区、楼栋、家庭,辐射带动66个居民家庭与74名大学生结成亲人对子,促进各族群众相邻共居、互学互帮、互尊互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下一步,银川市将继续深化推进城市民族工作,不断探索社区民族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制定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指导意见;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搭建“红石榴”青少年交流、“山海情”双向就业、“中华情”旅游促融平台,打造“一家亲”互嵌式社区品牌,培育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实践载体,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打造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银川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