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上有收获政协委员话“心声”

知行合一 在参政议政履职建言中展现新作为

版次:02 作者:范晓儒 沈亚婷 王辉 肖梦琪 刘嘉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

笃信笃行,需常学常新、常悟常进。1月10日,政协第十四届银川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委员学习培训班开班,课堂上,市政协副主席丁洪和市委政研室、市政府办公室、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聚焦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市委2025年工作要点、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如何提高提案撰写质量等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老师们”讲得生动具体、脉络清晰,为学员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履职课;委员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收获多多、受益多多,在“充电赋能”中提高了站位、拓宽了视野、明确了方向,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懂政协 才能履好职

丁洪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从“七十五载同心路 携手共谱新华章”“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等五个方面,引导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协商议政、履职尽责,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社会治理第一线。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就是及时雨,帮助很大。”讲台下,首次参会的市政协委员吴礼月听得格外认真。通过学习,他对什么是人民政协,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民生领域,把履职与本职工作结合,更好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让提案、社情民意尽可能精准、精深、精细、精实,为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知大局 才能显担当

“高质量起草市委工作要点,是筹备好每年年底市委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训班上,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曹云鹏聚焦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年,突出稳增长促发展,纵深推进“八大攻坚战”,向委员们逐一解读了《市委2025年工作要点》,为大家更好精准履职提供方向与参考。

“《市委2025年工作要点》是做好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动员令、作战书。”课程未半,市政协委员马小平已记录了几页笔记。一年来,他问需于民,答疑助企,及时将群众诉求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助推群众身边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我们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他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以学促干,助推贺兰县大力开展产业培育行动、改革创新行动、共同富裕行动、城乡融合行动、改进作风行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用心用情 常把民生挂心头

“市委、市政府将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为实事推进‘保驾护航’,也热忱欢迎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多提宝贵意见,帮助市政府努力改进提升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颖为委员们详细解读了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

小切口办好大民生,民生“十心”实事已成为银川的民生品牌,连续3年造福群众。市政协委员吴占君来自医疗卫生领域,每年都非常关注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的内容和落实。“2024年看病就医‘安心’实事中的‘睡得好听得见’项目由我们医院参与实施,我亲眼见证了这个民生项目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深刻领会到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的现实意义。”吴占君对银川市2025年民生“十心”实事充满期待,他希望“十心”实事能够继续在百姓最关心关注的领域发力,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精准把握 提案才能高质量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政协委员履职的基础性工作。提案中常见问题、提案为何“提而不立”、如何写好提案……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董事长伏国军聚焦政协提案质量评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性、提案撰写的关键性,为委员们高质量撰写提案提供了建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份高质量的提案离不开扎实深入的调研。”市政协委员宋秀娟说,银川市政协提案质量评价机制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委员在提案提升中深入研究,精准把握,提出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提升提案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她表示,每一份提案都承载着群众的殷切期盼,与社会发展大局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消化吸收,深入挖掘具有前瞻性的提案议题,尽全力撰写高质量提案,真正做到为民意发声、为发展助力。

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市政协委员们表示,此次学习培训是一次思想武装的集体“充电”,是一次履职能力的整体“赋能”,凝聚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积蓄了发展动力,自己将满载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回到工作岗位,扎实做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双示范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范晓儒 沈亚婷 王辉 肖梦琪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