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鲍淑玲
聚焦党政所需、民之关切,献良策、出实招、谋发展。翻开银川市政协2024年提案工作“成绩单”,从着眼经济发展大局,到关注百姓生活点滴……每一件提案、每一条建议,都与银川发展“共振”,与人民需求“共鸣”。
这一年,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为银川发展出谋划策的脚步从未停歇,为民生资政建言的声音铿锵有力。2024年,共提交提案746件,立案233件,并案91件,交办提案142件。立案提案在40家主办单位和65家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均按时办复,办复率100%。这些提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桩桩件件凝结着市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传递着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使命和情怀。
精准建言 助力高质量发展
切中要害见真章的提案是反映民心、民意、民声的“信息树”。一年来,政协委员聚力我市高能级产业发展和高成色民生保障建言献策。
在高能级产业发展方面,委员们围绕加快建设产业强市,聚焦打造“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提出提案43件,占立案总数30.3%。其中,加强银川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加大对实体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加强新能源补链延链强链等建议,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银川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银川市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补贴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举措中得到体现;加快建设“算力之都”、规范平台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建议,被《银川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建设“算力之都”行动方案(2024~2027年)》积极采纳;关于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核心产区发展的建议,为高质量举办“2024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经销大会”系列活动提供了参考。
在高成色民生保障方面,委员们聚焦优生优育、教育教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民生实事,提出提案39件,占立案总数27.5%。其中,进一步推进社区食堂覆盖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全程就业指导等建议,被市政府作为2024年民生“十心”实事采纳落实;关于推动我市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教育部门通过制定《2024年银川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予以转化落实;关于优化生育环境、推动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等建议,卫健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资金1亿元,银川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聚焦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始终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点。一年来,委员们围绕高效能基层治理、高颜值和美城乡共促发展等方面探讨新格局新路径新举措,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城乡治理实现新飞跃。
在高效能基层治理方面,委员们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餐饮价格、基层治理等,提出提案25件,占立案总数17.6%。其中,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服务的建议,住建部门创新推出物业管理示范“1345”模式,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关于做好银川文旅从“一顿饭”开始的建议,被市发改委、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的《银川市加强餐饮市场价格监管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采纳吸收,银川市餐饮行业掀起“亲民平价风”;关于加强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建议,市委社会工作部从建机制、强队伍、抓培训、重实践等方面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增进民生福祉。
在高颜值和美城乡共促发展方面,委员们聚焦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提出提案35件,占立案总数24.6%。其中,关于打造文旅消费场景、支持露营经济、推动全市民宿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银川文旅产业发展等建议,为我市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银川市乡村产业振兴等建议,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创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聚智慧力量;关于加强美丽河湖建设的建议,水务部门认真落实《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坚持项目引领,强化执法监督,加大宣传引导,持续擦亮“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品牌。
开源重质提升提案含金量
提案“提”到点子上,更要“办”到切实处。一年来,市政协以“质”为先,开展“提案质量提升年”活动,下好提案服务、提案督办、提案创新“三步棋”,让提案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凸显独特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市政协通过持续开拓创新,强化协作联动,促进提案“言”之有物、“案”见实效。通过健全“线下集中+线上定期”的全方位、立体化委员培训体系,筑牢履职根基,全年共举办委员培训班3期,组织召开重点提案培育、“提交一件好提案”、提案工作经验交流等座谈会;在银川市政协公众号开设“政协提案知识窗”专栏,向委员定期推送提案基本知识、重点工作动态等内容,畅通委员知情明政渠道,提升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加大提案审查力度,严格立案标准,规范审查流程,加强“撤、并、转”,确保提案质量;完善会前预审反馈、会中审核立案、会后复审交办“三审”机制,对非一事一案、立意不明确、意见建议空泛的不予立案,对仍需完善才能立案的,返回提案人再调研再补充,着力打造精品提案;建立健全提案办理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精准交办、协商交办贯通发力。
同时,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切实把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坚持重点提案领衔督办制度,每年遴选一批立意好、建议实、办理难的重点提案提请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领衔督办;坚持提案协商与政协协商品牌创建有效衔接,实现提案在协商中“点对点”办理、“面对面”沟通,更好凝聚力量,增进共识。注重将提案提出的可行性建议列入“双月协商”“界别协商”“有事好商量”议题,组织提办双方及有关单位共同协商,推动“加强我市水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提案建议落地见效,实现提案办理由“一家答复”向“合力办案”转变,切实让“好建议”变成“真实效”。
一条条建议回响频频,一件件提案落地有声。为促进提案工作实践创新,市政协不断提高提案协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优化“银川市提案办理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推进信息化平台迭代升级,实现提案网上培训、网上提交、网上审查、网上交办、网上答复、网上评价的“一网到底”工作流程,让提案工作效率再提升。
序启新岁,共鉴华章。在政协第十四届银川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之际,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们,将继续用提案表达群众心声、反映人民期望,以“提案之力”履“协商之责”展“政协之为”。
本报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