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李鲲鹏 刘旭卓 张嘉仪 李阳阳 王一平 雷梦 闫茜
同心谋发展,奋进新征程。银川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们汇聚一堂,肩负光荣使命,传递人民心声,为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张才
不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
本报记者 李鲲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民生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银川市城市管理部门在“生态强市”和“品质强市”中承担着尤为重要的责任。市人大代表张才表示,今年将聚焦固体垃圾处置、自来水供应扩容提量、再生水利用提升、绿色出行提升等民生领域,不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
今年市城市管理部门将加快推动垃圾资源利用项目落地实施。张才告诉记者,该项目预计可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建成后将助力资源化利用再上台阶。供暖方面,我市今年计划实施第三热源项目,对进一步提升集中供热热源保障有积极作用。此外,为缓解高峰期用水紧张问题,今年我市将推进自来水厂扩容改造,对贺兰山水厂进行技术改造,有效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胡颖
进一步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刘旭卓
2024年4月,银川市出台了《银川市加强餐饮市场价格监管 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但是,当前银川市餐饮行业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消费增长乏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
市人大代表胡颖建议,在市政府牵头下,市城市管理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细致的监管认证体系。该体系应覆盖餐饮商户的原材料溯源、风味特色、食品卫生、明码标价、餐厅环境、服务品质、餐厨垃圾去向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形成一个闭环的监管认证体系。同时,可以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合作,通过这些平台的影响力和资源,建立线上“绿色健康环保餐厅”板块,外卖平台对符合该体系认证的餐饮单位进行流量倾斜,使取得认证的商户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和美誉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君
建设满足群众期待的好房子
本报记者 张嘉仪
房地产事关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是此次两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市人大代表张君表示,2024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关键一年,国家和区市相继出台了以旧换新、购房补贴等多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她希望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资金监管,加强金融支持,助力银川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住房凝聚着大家对美好居住品质的期盼。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落实好房地产止跌回稳‘两案一策’‘四好建设’标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释放出更加积极信号。”张君表示,希望能通过建立科学的调价机制、申请专项资金,解决好老旧小区物业费、危房处置等问题,确保物业公司提供优质服务,让大家住得舒心、安心。房地产企业也将积极响应号召,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地满足群众“住好房”的需求。
陈海燕
鼓励发展专业冰雪运动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发展冰雪经济,开展冬季冰雪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目前银川的冰雪经济以短期的娱乐活动为主,但是很多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玩冰车、滑雪圈,而是希望能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市人大代表陈海燕建议,应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专业级的冰雪运动,对能够开展相关培训的专业机构给予扶持,让更多银川人尤其是青少年尽享冰雪之乐。
陈海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市民更愿意前往固原、兰州等地滑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银川的滑雪场设施水平还需提升,更重要的是缺乏专业的滑雪培训。“如果能像中小学开设游泳课一样,有专业的机构通过举办冬令营活动为青少年培训冰雪运动技能,不仅让青少年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带动冰雪经济发展。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玩冰雪运动的人多了,银川还可以通过引进冰雪赛事,进一步扩大银川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陈海燕说。
张洋
加速文旅融合 打造特色品牌
本报记者 刘旭卓
近年来,银川稳步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但也存在着旅游主体文化特色不明显、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文化体验活动匮乏等问题。市人大代表张洋建议,应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进一步加速文旅融合,打造银川的旅游特色品牌。
“比如在花博园、阅海湿地公园等地,可以着重打造山水风光游,利用一些生态园区打造生态产业游,还可以在乡村打造特色购物体验游等。”张洋建议,应持续深度挖掘银川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古为今用”,在银川市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建设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夏令营基地等,也可以借助银川的葡萄酒产业优势建立酒文化博物馆,使之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一个酒文化宣传基地和葡萄酒销售宣传窗口。
张洋补充说,同时还应提升旅游项目的体验度,提高游客的获得感。比如,让游客在生态产业基地亲身体验无土栽培、有机种植等,充分激发游客兴趣,带动经济效益提升。
席春明
以更优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本报记者 王一平 雷梦
“有调查显示,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占比过半,我们对今年的新能源车市充满期待,相信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将迎来大幅增长。”市人大代表席春明说,去年,兴庆区抢抓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四闲”赋能盘活、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政策机遇,瞄准“新能源汽车+商文旅”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方向,将金茂生活港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一站式销售服务综合体。兴庆区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和区市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新能源汽车驾培基地、汽车主题文化广场等的建设。
“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席春明建议,可以参考其他省市的经验,制定减免停车费、充电有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有关部门应协调发挥好“价格杠杆”的作用,比如引导居民在电网低谷时段充电等,通过降低新能源车主的充电成本,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陈爱梅
助力中医药特色服务进社区
本报记者 闫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持民生优享,共同富裕,建立健全民生“十心”实事长效机制,坚决打好增进民生福祉攻坚战,加快建设医教强市。对此,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市人大代表陈爱梅表示自己倍感振奋。
“这次我带来的建议都与医疗有关,希望政府将中医药健康服务及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下沉到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融入基层医疗诊疗服务。”陈爱梅建议,选派专业的中医医师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坐诊,为群众提供便捷、贴心的一站式中医诊疗服务。这样不仅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还能实现医疗养老一体化,让中医药健康服务更加利民惠民。
陈爱梅还建议,银川市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并实施中医全科医师成长计划,培育出更多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服务群众。
钱超
实施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
本报记者 刘旭卓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住宅小区电梯使用年限长,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高,影响居民正常出行,群众更新改造意愿强烈。
市人大代表钱超建议,应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工作提示》的要求,对老旧住宅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结合居民意愿,有序开展电梯更新改造。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应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指导,确保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
“实施老旧住宅电梯改造,可以优化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也符合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带动关联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增长。”钱超说。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苏勇 李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