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本报
今年银川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加快建设“双示范市”。过去一年里,我市法治强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新的一年,银川市将继续从解决群众问题入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民忧、办实事。
市人大代表贾志仁认为,要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系统复盘创建指标体系,重点聚焦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诉讼等领域,集中攻坚、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速,确保创建圆满完成。贾志仁建议挖掘并培育单项示范项目,探索建立中央法务中心,打造法治研究中心,形成一体化统筹协调、全流程高效运转、跨部门资源整合的法治工作新体系。
市人大代表丁婷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且公平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确保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专业、高效及便捷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各类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保证其公正性、文明性和严肃性,让每个案件的处理过程都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并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为推动法治化进程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物质条件改善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
政协委员徐宝认为,银川市的法治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重大决策环节,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各项决策科学合理、合规合法,契合城市发展的整体需要。
对于平安银川建设,政协委员杨璐嘉建议,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优化警力配置,加强对重点区域、场所和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红袖标巡逻队等,形成全民参与的治安防控格局。要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能化治安防控系统,如在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安装高清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设备,实现对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本报记者 李慧娟 马军 王一平 叶於亭 李鲲鹏 李阳阳 闫茜 刘旭卓 雷梦 张嘉仪 王辉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