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前方路温暖他人心

——读《手持人间一束光》

版次:08 作者:孙功俊

《手持人间一束光》是王计兵又一全新诗歌力作。他在送外卖的间隙,把生活中的诗意灵感随时记在烟盒上、废纸上,写成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作品既是对日常琐碎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度挖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给这个世界传递出一份温暖:即便手持一束微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温暖他人的心房。

诗歌有何用?不挡风不遮雨,不充饥不抵渴,但诗歌能够给你困苦时的希望,给你迷茫时的方向。诗歌可以在低谷处拉你一把,也可以在高峰时让你警醒。诗歌就是人间那一束光。《手持人间一束光》不仅是一部诗集,也是一本生活哲学的书。王计兵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平凡,也能在生活的琐碎中发现诗意。他用最朴素的文字,记录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美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被无数人引用的话,似乎总是与那些远离尘世喧嚣的浪漫相关。继《赶时间的人》之后,新年初,王计兵又出版了第三部诗集《手持人间一束光》。从外卖小哥到诗人,他用最质朴的文字记录了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在字里行间展现出人性的深度与生命的广度。

诗集分为四辑:秩序与法则、亲情温度计、事物的重量、万物皆有灵,收录短诗129首。第一辑“秩序与法则”让我印象深刻,王计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生活的日常,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在他的诗中变得鲜活起来。如在《手持人间一束光》中王计兵写道:“我赶时间,却总被生活绊住脚/那些被忽略的角落/藏着人间的温度”。用诗意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那些被忽视的温暖与美好。又如《我喜欢》一诗描绘骑行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场景:“我喜欢每天骑行穿梭在昆山/日新月异的大街小巷/浏览着风景/谁能说这大千世界不是我的/谁能说我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我们相互拥有这个世界/彼此热爱”。简单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拥抱。再如《擦夜的人》:“那个扫马路的清洁工/此刻手持抹布/正在擦路边的一个垃圾桶/这让我始料未及/我早已形成了习惯将污秽扔进垃圾桶/从未想过垃圾桶也需要擦拭/你看他擦得多么认真/蘸着水擦,弓着腰擦/喷着雾水擦/以至于让我觉得/这个夜晚也被他擦得/比以往的夜晚明亮”。通过对清洁工的详细描写,展现他们对城市的奉献和对生活的坚持,也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点亮他人生活的一束光。

在王计兵的诗歌中,人性光辉体现在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上。他通过诗歌传达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呼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彰显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在《寻人启事》中,王计兵写道:“临近春节,打工人陆续返乡/小区的一角,重新贴满了/出租房屋的广告/一张寻人启事挤在其中/仿佛一个人拥有无数间房子/却依然无家可归”。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需要帮助的人,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正是我们共同抵御困境的力量源泉。

王计兵的诗歌初看泛泛,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首先是外卖骑手,其次才是诗人。他关注的不是复杂深邃的人和事,而是从身边以小见大,通过对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描摹,来折射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发展的脉搏,从小人物身上展现出时代精神,表达了普通人对生活的追求,充满了乐观与温暖。

《手持人间一束光》延续了诗人真实质朴的风格,同时在遣词造句、意境韵律、整体结构上更娴熟更完美。王计兵用底层生活做铺垫,让诗歌本身充满了隐忍张力,呈现出诗人原生态的生活底色。王计兵的诗歌照亮了很多人,但他却自谦道:“我不是光,只是靠近了光。”我们若都如此努力,总会一步一步靠近光、成为光。再小的光也能闪亮,也能将前方的路照亮!

孙功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