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批局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

版次:02 作者:刘旭卓

“市委‘新春第一会’提出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全力下好‘十步先手棋’,为我们做好全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爱军表示,市审批局对标对表、逐项研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任务落实,全面打好开年主动仗。

杨爱军表示,市审批局将切实发挥改革排头兵作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总牵引,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争取拿出更多“银川经验”“银川方案”。要下好“谋跑争促”先手棋,在争资金、争示范方面积极作为,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还要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紧盯全市固投增长目标6.5%以上目标,拼尽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这个“一号工程”。要与立项审查、产业项目、建设工程等科室密切配合,紧盯728个第一批基本建设项目、375个上半年计划开工新建项目,对标市发改委投资计划,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审批督办机制,对列入投资计划但未及时申请施工许可的项目单位发送“一对一”提示函,确保项目能开尽开、一季度开工率达到70%以上。还将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供“项目管家+专家”服务,在项目审批上全面提速‌。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市审批局将紧盯优化政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15条”措施和28项举措,对照任务分工,责任到人,抓好落实,着力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经营主体活跃度和企业群众满意度。针对入选的“升级‘一网通办’‘政策通’平台”这项民生实事,市审批局将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创新推出“免证办”服务,确保年底能向市委、市政府和企业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此外,市审批局还将精准锁定“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项目,做好审批要素保障,助力实现全市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的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将成立“绿电园区专班”全程服务,加强国能灵绍大基地、宁国运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等项目相关项目的服务保障。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引入“AI大语言模型”,争取在智慧政务上取得新突破‌。

杨爱军表示,对于国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系列政策机遇,市审批局也将紧盯畅行优停、美丽河湖、海绵城市、管线升级、城中村改造“五大工程”,全力争取落地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并提速项目审批,提供服务保障‌。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