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梁小雨
“老雷”今年64岁,虽已退休,但仍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尽显老党员的担当。自两年前担任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太阳城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用一颗热忱之心坚持服务居民,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
“老雷”名叫雷宁,由于时常热心帮助街坊邻居,被大家伙儿亲切地称为“老雷。”雷宁所住的单元楼上,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夫妻俩由于工作繁忙,常常无法按时接送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雷宁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起这份临时接送的“重任”,他说:“年轻人工作太辛苦,大家住得近,又信任我,这点小事,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自此,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每天放学时分,雷宁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老雷”还十分牵挂小区里的残障人士。小仁是一名智力二级残疾孩子,只能用简单的动作和含糊的声音传达内心想法。每到节假日,“老雷”都会自掏腰包,精心挑选口味多样的零食以及生活用品,上门看望小仁。这些零食不仅有着甜蜜的味道,更承载着邻里温暖的关怀。
为了精准掌握党的惠民政策,及时了解各类信息,“老雷”每天早晨都会打开手机,浏览“学习强国”。在这个信息汇聚的平台上,他深入了解国家大事,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紧跟党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想的进步带动着“老雷”行动上的实践。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小区党群活动室的门锁坏了,他第一时间找来工具,细心动手更换;小区广场的篮球网破损,他立即自掏腰包购买新网换上;开展流动党课时,他贴心地购置了10把小马扎,给前来学习的党员们提供便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党员。“雷宁书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总是冲在前面,为大家办实事。我们要以他为标杆,多为居民做些实事。”支部党员刘海华说道。
“党培养我28年,离岗可绝不意味着离党,退休更不能褪去党员本色。”雷宁谈及初衷,语气中满是热忱与坚定。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