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经济唱响国际范儿

版次:06 作者:《经济日报》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印发《银川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从十个方面安排部署全年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各项工作。其中,“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引发市民群众热切关注。

近年来,演唱会经济已经成为城市消费复苏和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各地经验表明,演唱会不仅是短期流量入口,更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长期契机。

本期“他山之石”聚集外省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与创新政策,将演唱会从单一的文化活动转化为“行走的GDP”,不断激活消费潜力。也为我市借力“演唱会+”模式,实现消费提振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双赢提供借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自去年以来,从坎耶·维斯特世界巡回试听会到查理·普斯世界巡回演唱会,再到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海口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演艺活动,不仅为这座热带滨海城市注入了文化新活力,也成为海口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海口正全力打造“国际演艺之都”,探索一条文旅融合差异化发展路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演艺“盛宴”纷纷落地解锁文旅融合密码

近两年,海口的演艺舞台热闹非凡。从国内乐坛明星到国际舞台巨星,从激情澎湃的演唱会到活力四射的音乐节,海口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吸引着全球目光。

今年2月23日晚,香港歌手张学友连续第三晚在海口开唱,这也是他个人的第1000场演唱会。当观众席上的荧光棒拼出“1000”字样时,海口五源河体育馆瞬间沸腾。

福建歌迷曹猛是第四次为了一场演出飞到海口。“有些演出只能在海口看,有些演出在海口可以‘抢鲜’看。”曹猛说。

2024年,坎耶·维斯特世界巡回试听会中国唯一一站、查理·普斯世界巡回演唱会亚洲首站相继花落海口,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国际前沿的音乐体验,也为海口演艺市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两场坎耶试听会共吸引海内外歌迷近8万人次,95%的观众来自岛外。

为了欣赏坎耶试听会,李琦专程从成都飞到海口。除了观看精彩的演出,她还顺便给自己安排了一场海口之旅,逛骑楼老街、品尝当地美食、感受滨海风光。“骑楼老街的南洋风情很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她说,如果以后还有心仪的演唱会,一定会再来海口。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不仅为海口带来了人气,更拉动了旅游消费,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发展。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海口共举办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活动16场,入场观众共35.51万人次,观演游客总花费约16.35亿元。“演唱会经济”成为海口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也为海口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海口何以成为国际国内大型演艺活动纷纷落地的热土?这背后离不开海南自贸港政策的支持和海口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王可表示,国家赋予海南自贸港得天独厚的发展政策,为海口文化演艺产业发展营造了便利的大环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允许外资在海南试点设立在本省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允许外资在海南省内经批准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这一举措为国际演艺人才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打开了新的大门。”王可说。

此外,海南对于进口娱乐设备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极大降低了演出方的成本;海南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使得更多国际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来到海口观看演出。

政策红利赋能,服务能级跃升。海口以“店小二”精神主动靠前服务,从演出主办方意向筹备到审批许可服务,再到落地执行保障,全过程跟踪做好服务。

据了解,在演出审批阶段,海口推行大型演出活动审批“一件事”机制,采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网通办,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提升了审批效率;在落地执行阶段,海口逐步形成了“主办方落实主体责任、政府牵头统筹、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大型演出活动服务保障机制。

去年9月,在超强台风“摩羯”的重创下,海口五源河体育场受损严重,引发主办方和歌迷对坎耶试听会延期的担忧。海口在一周内完成了五源河体育场修缮工作,试听会得以顺利举行。海口的给力保障和亮眼的门票销售实绩,让坎耶试听会主办方在首场演出结束后当即决定加演一场。而正是看到了坎耶试听会在海口取得的巨大成功,查理·普斯世界巡回演唱会主办方主动登门寻求合作机会,最终将海口确定为亚洲首站。

以“国际演艺之都”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当下,海南正全面加快自贸港建设,海口坚持文旅高质量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演艺,致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演艺之都”和中国境外演出“首演之城”。

“我们希望通过引进更多高水平的文化演艺活动,让世界通过演艺这扇窗户,看到海南自贸港发展成果,进一步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王可说。

根据今年海口市政府工作报告,海口将加快打造“国际演艺之都”,力争每周推出多场精品剧场演出,每周一场大型演唱会,每月一场国际演唱会。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打造海口“国际演艺之都”,进一步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王可表示,今年海口将进一步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多高品质国内外知名文化和演艺活动落地海口。

围绕“国际演艺之都”发展目标,海口将在引进境外优秀艺人举办首演上下功夫,整合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吸引国际演出中国首演;探索演艺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将海口打造成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聚集地和时尚新品发布地,扩大演出活动周边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完善演艺周边业态;进一步提升审批和落地服务能力,研究制定大型演出活动奖补政策,刺激演艺市场蓬勃发展。

除了引进大型国际商业演艺活动,海口还将探索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服务,在去年打造“草坪音乐会”公共文化品牌基础上继续升级,提升品质与服务。“海口打造演艺之都,不仅是举办‘高大上’的演唱会,更是让文艺气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毛孔,让老百姓能够欣赏到更多高水平的文化演出。”王可说。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借政策东风 苦练内功提升服务

释放演出经济乘数效应

近年来,“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消费潮流。作为高情绪价值的“流量入口”,演唱会不仅能够吸引核心粉丝跨城消费,触发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链条”形成关联支出,还能通过绑定景区免票政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单次观演转化为文旅复合消费。行业内有一个“1∶4.8”的说法,即门票花费1元就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演唱会强大的乘数效应,让更多城市主动加入举办演唱会的行列,激发当地消费活力。

“演出+旅游”也是城市形象重构的过程。通过场景体验和情感共鸣,一场演唱会能够为城市塑造“年轻力”“文化感”标签。如太原通过免费接驳车服务,定制化无人机表演等活动赢得粉丝好评。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演唱会与城市体验形成低成本高可信度的口碑传播,将太原塑造成“歌迷之城”,提升了城市吸引力;歌手刀郎在山东举行演唱会期间,游客持演唱会门票可享免费游灵岩寺、半价游朱家峪等景区优惠,这让歌迷们在享受音乐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

当前,全国演出市场供给丰富、需求旺盛,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但相关人士也表示,当前演出市场已处于回调期,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部分地区仍片面追求“人气”,盲目争抢头部艺人,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文旅融合项目的吸引力,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想真正做到余音绕梁、曲终人不散,各地需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文化底蕴与特色资源,开发差异化的演艺产品,推动演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丰富演出产品供给。以文促旅,先打好文化牌。艺人并非越大牌越好,演出也并非越多越好。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对接本地消费习惯与社群需求,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个性化阵容设计的演出项目,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通过文化内核挖掘、技术深度融合及精准施策,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增值的消费场景,构建“一城一策”的文化品牌体系,实现从“一时红”向“一直热”转变。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归根结底,举办演唱会是对城市营商环境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考验。地方政府要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从后勤保障、交通服务等环节系统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众观演出行体验。此外,尽量减少对普通市民生活的干扰,平衡好活动需求与居民权益,增强大众整体满意度,实现城市与粉丝的“双向奔赴”。

(原载于3月13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