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搭台 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版次:05 作者:周志翔 刘薇 吴戈

如何开启一个活力之春?宁夏4月体育赛事日历出炉,从国家级到自治区级再到市县级,活动共计70项,既有传统的田径、球类运动,也有飞盘、攀岩、风筝、信鸽等特色活动,呈现出专业竞技与大众娱乐并存之多元图景。在清明节后的旅游旺季与消费提振政策双重机遇下,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关乎文旅与消费的深层联动。

观点①

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打造复合型消费场景

体育与文旅结合,包括赛场内外的融合。体育赛事本身是吸引游客的有效招牌,将文旅内容融合进赛场,也是丰富群众体育赛事的积极探索。

体育与文旅融合,本质是将场景与体验叠加,以赛事引流,形成从参赛到观赛再到旅游的一整条消费链。以赛事为媒介推广一座城市,需要前期的宣传,过程也同样重要。马拉松赛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以整座城市为赛场的项目,从举办日期确定之日起就进入了备赛期。银川国际马拉松赛更应成为吸引游客、推介银川的重要平台,将精心准备的赛事、用心周到的服务呈现给天南海北的跑者,让他们在内心给银川打高分。

常规的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结合,需要将比赛与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一些赛事专属旅游线路,可大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二次消费。沿贺兰山、沿黄河举办马拉松赛、骑行等赛事,将让贺兰山东麓与黄河银川段为更多人所熟知,因此需要提升比赛的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带动更多人其中,也吸引更多商家参与到赛事运营中,形成正向循环,赛事声势才能越做越隆。而风筝节、信鸽赛等项目,则可嵌入非遗等文化元素,让赛事打卡升级为沉浸体验,填补差异化之空缺。

观点②

降低参与门槛,让运动项目轻量化

文体旅发展,既需要专业赛事,也不能忽略大众参与,这才是可持续之关键。4月赛事日历中,适合社区、学校组团参与的低门槛项目占比挺高,比如广场舞、校园飞盘,还有风筝大赛等,亦属于轻量化运动,适合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更容易让大家玩得起来,也更能聚集人气,完全可以推广开来,打破“为赛而赛”的局限,让运动成为春季旅游的“自然选项”。

巧的是,贺兰山岩画也举办了首届风筝节。媒体报道时曾提到,“风筝+”复合体验场景融合了非遗、本地商业零售与新媒体传播多重效力,互动性很强。这应该是文体商旅场景融合一个有效的消费增长点。

从资源角度讲,景区、公园、社区以及很多城市角落都是轻量化运动天然的活动空间,支持发展轻量化运动,要加大场所与设施建设维护,充分发挥这些空间的作用,让轻量化运动成为经常性、固态化的项目,除了举办赛事以外,还可以设置教学点、特色文体旅线路。从商业角度看,装备和产品销售、运动饮食套餐和主题民宿等皆可相伴植入,形成链条化供应。

观点③

政策赋能市场驱动,提升专业运营能力

如何才能让运动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场景,赋能银川本土经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各式各样博人眼球、引人参与的比赛和活动,这些比赛和活动能像“黏合剂”一样,把参与者“黏”在城市的消费赛道上,为城市的消费增添更多活力。

银川本地已经有不少活动,大到银川马拉松赛,小到社区乒乓球比赛,今年的体育活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呈现出专业竞技与大众娱乐并存之多元图景,将吸引银川广大市民前来参与。但无论是大比赛还是小活动,一场优秀且吸引人的活动,必然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运营能力。就比如一场简单的篮球赛,一个设施齐全的篮球场,再加上有秩序的组织和有声量的宣传,何愁办不出一场有活力、有吸引力的篮球赛?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运营能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在今年消费提振政策的支持下,就像瞌睡遇到了枕头,我们可借力破题,借机完善各景区、城市建成区的运动设施,并且通过税收减免、奖补政策等方式,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力量积极承办赛事,用好社会力量专业的组织宣传能力,让更多市民和游客都能参与到银川市的体育赛事活动中来。只要大家都动起来,就会有更多的潜在消费可以挖掘,让运动经济成为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闪光点。

周志翔 刘薇 吴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