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闫茜
有人把“科创飞地”形容为“风筝”,既高高飞扬成为展示窗口,又把人才和资源沿着风筝线输送回去。
在银川,风筝的持线者众多,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利电气”)就是其中一家。银利电气的“科创飞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研发、孵化的“前窗”在深圳,生产、转化的“后台”在银川,对于企业来说更像是构建了一座创新发展的共同体。
一子落,全盘活。近几年,银利电气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企业生产的电磁元件上可为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空间试验站提供服务,下可陪“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铁、动车、轻轨驰骋越关山。随着国家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脚步的加快,银利电气依托深圳“飞地中心”,在新能源电车领域也发展得“风生水起”。
银利电气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力电磁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少有的产品覆盖电力电子电磁元件全部应用领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难以攻破的壁垒。“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是科创资源不足,高层次人才招不来、招来的留不住,许多高层次人才宁可在大城市拿更低的工资,也不愿意到银川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招不到人,是银利电气总经理焦健最头疼的事。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银利电气在深圳建立“飞地中心”,不少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入。2018年,在车载电子电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程李广进入银利电气深圳“飞地中心”。“当时,企业正与比亚迪合作开发轨道交通项目,在这之前比亚迪找了很多厂商,都没有解决变压器的核心问题,包括我在内的研发人员日夜钻研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帮助公司顺利成为他们的长期供应商。”程李广告诉记者。
陪跑7年,彼时20多岁的年轻人,如今已成长为企业研发技术总监。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研发的40KW交流快充主变压器,产品性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他参与的汽车级高频大功率磁性器件解决方案,也引领新能源汽车主变压器取得了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列的好成绩。
我市各企业持续探索“飞地”模式,在形成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让企业捕捉到更多机遇。“我们在上海成立‘飞地中心’,建立‘需求对接-技术研发-中试验证-量产推广’全链条转化机制。”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晓薇说,截至2月底,中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1项,其中在宁夏的成果转化包括电动汽车两挡AMT变速箱、150千瓦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等7项。
吸收大城市资源,让人才、资本、产业项目等不断向银川集聚,使“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溢出效应”。作为银川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银川经开区取得的红利尤为明显。目前,园区已有近10家企业在北京、杭州、江西等地设立“飞地中心”,更多研发成果和科创项目被引入园区,为区域技术裂变、研产融合、企业孵化和产业聚合搭建平台。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园区将继续鼓励更多企业到科创资源丰富的城市设立研发机构,高效利用当地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进一步拓宽技术转移转化通道。通过设立“飞地中心”,实现“异地借智、就地引才”的协同创新,为东西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打开了新的大门。
本报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