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梁小雨
4月21日清晨,银川大地裹着薄雾,农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寂静,拉开了全市87.8万亩玉米播种的大幕。在灵武市郝家桥镇吴家湖村,2台拖拉机牵引着玉米精量播种机在田野间穿梭,铁犁划开湿润的土壤,露出内里泛黄的土层,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被精准投入土穴,拖拉机行进时留下整齐的车辙,与远处村庄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农耕图。
“今年流转了1.6万亩地种植玉米,是粮饲兼用的品种。”宁夏万众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健一边说,一边走进地里,弯腰扒开刚播种的土层,仔细查看种子的播种深度,眼神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该企业今年计划种植1.6万亩玉米、3000亩水稻及1000亩小麦。
在现代农业中,农机已然成为耕作的主力军。当天,王健安排4台农机同时作业,完成了千余亩玉米的播种工作。王健介绍,企业目前采用的玉米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堪称“播种神器”。“它能实现单粒播种,一粒种子对应一株苗,相比传统机械式播种机一次播两三粒种子的情况,既避免了浪费,又省去了人工剪苗工序,种子节省率达到20%,出苗率和长势也更优。”王健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播种机还能同步播撒控释肥,种子播种深度达到5厘米,控释肥施肥深度达到10厘米,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后续无需再追肥,真正做到“一劳永逸”。今年企业种植的先玉1580、翔玉322等青饲兼用品种,凭借抗碱耐旱的特性,将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除自种项目外,企业还承担着2.6万亩土地托管服务,惠及3000多户农户。灵武市郝家桥镇沈家湖村村民金帆便是其中一员,他将家中5亩地交由企业种植,自己则在企业打工,“5亩地买拖拉机种也不划算,交给企业省心省力,再来到企业开拖拉机,每年也能多挣三四万块钱。”
从高空俯瞰,广袤的田野如同巨大的画布,农机与农民共同绘就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走进拖拉机驾驶舱,科技感扑面而来——农机手右手边的多个屏幕格外醒目。王健解释道,这些屏幕与机身上的传感器相连,监测系统能精确统计玉米播种粒数和播种面积,北斗导航智能驾驶系统则可以帮助实现无人化安全作业,让播种作业更精准、更高效。
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全市87.8万亩玉米种植工作已全面启动,为确保金秋丰收,该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指导服务,为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