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雷梦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特色商会活动常常“上新”,“楼小二”服务让“办事不出楼”;“悦享清馨民族之家”不仅是企业职工的“红色充电站”,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交融港”……走访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德宁“悦+”客厅楼宇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一项项“宜业宜居”的创新举措,精准对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需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职工在这里发展创业、互嵌共融,“来了就是银川人”已悄然升华成为“银川就是我家乡”的精神认同。
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嵌入,既需要创新载体和平台,又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坚持和深化“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品牌,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德宁“悦+”客厅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本报记者 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