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T2 作者:李鲲鹏
从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到新市民融入,从以产兴城到产城融合发展,银川正以“人”为核心、以“产”为动力、以“城”为载体,扎实做好党建引领文章,通过党建带动城市发展步伐。
党建引领添活力 以产兴城促发展
近日,在宁夏国斌亚琦纺织有限公司王兆国(横机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里,该公司技术总监王兆国正带领团队改进车间的设备技术。通过数年持续不懈地研究,他的团队为公司提速增效30%,降耗减材30%,排除机器故障率90%,减少经济损失300万余元。
作为银川市高精尖缺C类人才,王兆国最初只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从事针织服装个人定做、设计研发、销售等业务。2012年底,他为了学到更好的技术、实现更大的价值,进入了当时在全国乃至全球羊绒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脑横机挡车工。王兆国苦练电脑横机的操作技能,钻研国内外多种先进机型的调试及维修,迅速成长为公司的优秀技术能手。2015年王兆国代表宁夏赛区参加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总成绩全国第一名、单项赛找换错针第一名、穿纱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了全国电脑横机挡车领域的“状元郎”。
王兆国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宁夏国斌亚琦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平时我们对一线党员的要求特别高,他们在一线发挥着重要的‘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王兆国说,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员的带领下大家以身作则高效投入生产。王兆国(横机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带领团队主持研发电脑横机机头滑动装置、节约纱线装置等专利10多项,其中授权实用新型3项,受理实用新型7项,为宁夏国斌亚琦纺织有限公司培养技术型人才16人、技能型人才64人、初级工171人,助力银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初,王兆国(横机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填补了宁夏纺织领域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空白。此外,王兆国个人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银川市以党建赋能产业强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同步推进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延伸到项目一线,有效增强了项目建设的凝聚力、战斗力,“链上党建”模式初步成效显现。在采访过程中,广大企业一线党员纷纷表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业务发展,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锚定目标、心无旁骛攻主业,助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银川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居环境换新颜
兴庆区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的居民李国富,这两天一有时间就赶到施工现场,看着这里从满眼的老旧板房,到如今整齐划一的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去年动工建设的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项目,是近年来我市动工建设的首个城中村整体拆迁项目,此处“城中村”始建于1993年,现有各类房屋622栋,多为3层自建房,村内常住人口640户1789人。“城中村的拆迁难度很大,在拆迁之前政府部门召开过多次协调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在拆迁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在群众当中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城中村的拆迁工作。”兴庆区凤凰北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从2024年年初开始,街道就挨家挨户宣传拆迁政策,并且广泛征集群众对拆迁安置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是解决城中村改造难点的主要抓手,记者了解到,此次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实施征收拆迁工作并交付净地,兴庆区属国有企业进行土地二级开发,在不增加国有企业负债的情况下,商业开发所得利润反哺项目安置区建设,保证项目整体平衡。
党建引领畅通了基层解决问题的高效途径。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兴庆区创新设置了“百姓监督员”全程参与改造工作。“我们在群众当中优先选出有责任心的党员作为百姓监督员全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让民生工程的每一项细节都有群众监督。”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兼顾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的完整社区逐步形成,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强动力 宜居宜业有温度
4月4日清明节假期,北京路(陶然巷—满城街东侧)开启了“一夜修一路”工程,大家放弃了晚上的休息时间,利用夜间车辆少的特点,全力投入到维修路面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的工作当中。当天,夜幕降临以后,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党员张渝龙着手对道路进行部分封闭,开始组织施工单位对道路进行路面铣刨。“共投入十余辆机械,第一天晚上进行了沥青路面铣刨,第二天晚上进行了沥青路面恢复,第三天早晨将该处交通全面放开。”张渝龙说,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是我市民生“十心”实事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认真对待。
只要有时间,张渝龙就跟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其他党员一起,骑上电动车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摸排。“时间久了,我们的脑海里就有了一本活地图,城区道路哪一段使用了多长时间、哪些道路遭受车辆长期碾压,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张渝龙说,作为一名党龄12年的老党员,要始终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让民生工程白天少影响交通、夜间不扰民,市政工作人员前期对道路流量、人员安排、铣刨流程做了详细规划,将过去白天进行的道路修补调整到了晚上。“一夜修一路”充分体现了职能部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成为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坚持问题导向,是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银川市在城市更新当中坚持“无体检、不更新”,通过城市体检将“病灶”彻底“诊治”。兴庆区作为银川市的老城区,闲置资源多、开发效率低、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为此兴庆区聚焦闲置楼宇、低效用地、特色街区等,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打通政策落实堵点,强化服务要素保障,理清底数,分类管理,精准盘活各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释放潜在价值。
兴庆区体育巷未改造之前,两侧建筑楼体老化严重,改造之后将建成安置区,并启动体育综合体及阳光水上运动中心建设,为群众带来全新居住体验。兴庆区富宁街的一处闲置老院子,经过招商引资、升级改造后,引入了多家餐饮品牌,成功打造为集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通过资源整合,兴庆区已实施北环批发市场地块提升改造、金茂生活港升级汽车城等项目,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
近年来,银川市通过“体检”详细把脉城市当中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进行城市修复、改造。银川市2024年城市体检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从住房、社区(小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精准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科学谋划、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并在完善城市体检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科学确定体检内容,建立“市区联动、专业负责、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城市体检工作方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