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梁小雨
本报讯(记者 梁小雨)7月3日,贺兰县金贵镇2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玻璃温室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施工人员加紧进行基础开挖、砂浆石回填等作业,全力抢抓建设进度。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是全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玻璃温室,通过引进荷兰尖端农业技术,打造集全天候气候控制系统等现代农业综合体,助推贺兰县设施农业取得新突破,预计实现年产串收番茄3000吨,产值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城镇繁荣和乡村振兴的根基,而项目建设是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今年以来,贺兰县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以务实举措推动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一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火热展开。
为保障项目快速推进,贺兰县紧盯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选址用地、设计方案审查等关键环节,实行清单化管理、专班制推进与管家式服务,统筹抓好用地、环评、能评等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开工。截至目前,贺兰县储备重点项目202个,总投资268亿元,已开工项目155个。其中,列入自治区、银川市“两化一振兴”清单重点实施项目26项,总投资114.1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26.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7个。厚生记枸杞树叶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恒康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配套项目、原源新质乳品精加工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贺兰县紧扣国家政策导向,聚焦轻工纺织、新型材料、葡萄酒、适水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目前,已谋划各类项目115个,总投资达113.2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项目落地靠招商,招商成败看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贺兰县在政务服务领域精准发力,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以高效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该县率先推行“全程网办+无纸化”模式,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许可审批领域审批材料精简85%,审批流程提速90%;大力推行“开工建设一件事”,将分散于多部门的审批事项整合为“一链办理”模式,实现“打包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次送达”,不断刷新项目落地的“贺兰速度”;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实现涉企事项集成办;设置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专窗,开通专项咨询热线,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为企业提供“窗口+电话+网络”立体式的诉求受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审批便利度;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对次要材料暂缺的项目,允许先行受理,企业可在规定时间内补交,有效缩短审批时间。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营商环境是发展的软实力。贺兰县通过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双轮驱动,正将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改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贺兰县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紧盯城乡融合、经济建设等重点领域,以更大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地贺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