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刘嘉怡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永宁县全力以赴强产业、抓项目、优服务,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紧盯项目谋划、要素保障、督导服务等关键环节,狠抓项目谋划、争取、落地等工作,全力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为推动县域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闽宁产业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走进闽宁产业园,宁夏山海饲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反刍饲料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作为闽宁协作的最新成果,该项目占地2.6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一条12万吨级反刍饲料生产线,主要生产适配肉牛、奶牛等反刍动物的全系列饲料产品,销售网络以宁夏为核心,辐射陕西、甘肃、青海等周边地区。项目达产后,预计日产反刍饲料400吨,年产值约2亿元。
山海饲料项目负责人王海波介绍,目前1号、3号库房钢结构主体已搭建完成,4号门房、5号办公楼等配套用房也建设完毕,目前已完成整体进度的50%,7月下旬将启动普通设备与饲料生产设备安装工作,计划于11月正式投产。
近年来,闽宁两地深化协作,围绕“培育支柱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战略目标,聚焦低空经济、教育装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多维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闽宁产业园累计接洽企业415家,引入福建省大数据集团、广州视源集团等注册落地闽宁镇企业42家,其中入驻闽宁产业园企业20家,入驻山海孵化园企业9家,园区内23个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永宁工业园项目建设加速快跑
在宁夏永宁工业园区内,宁夏鲁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环保管材项目与宁夏卓鼎雅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加工项目同期开工、协同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宁夏鲁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是永宁工业园区一家高性能环保塑料管材加工企业,因厂房规模小限制了产业持续发展。今年,企业通过园区招商引资落地年产6万吨高性能环保管材加工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达8600万元,新建生产车间、原料堆棚、成品堆棚、综合楼等,购置生产线85条,投产后将形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仓储的全链条生产体系,预计今年10月底交付使用。
宁夏卓鼎雅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万立方米防火保温节能环保加工项目,共占地77亩,计划总投资9860万元,计划新建厂房3座,采用4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可满足高层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绿色建材需求。“目前1号、2号和3号车间建设均在有序推进中,预计10月底主体就能全部完工。”项目负责人侯兴海说。
今年,宁夏永宁工业园区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先后招引广东派沃、鲁航管道、卓鼎保温材料等项目入驻,累计盘活180亩闲置土地,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措并举护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永宁县聚焦“政策导向、规划引领、产业升级、补齐短板”四大方向,建立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接续格局。全年共谋划储备闽宁“绿电小镇”风电、圆通宁夏供应链智创园等2025年基本建设项目118个,总投资246.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16亿元。
为加速项目落地建设,永宁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打出项目推进“组合拳”。通过印发县级领导包抓方案,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督查督办”机制,依托“线上+线下”调度与闭环管理体系,推动项目及时开工入库。同时,建立项目开复工及倒排工期清单,全面摸排项目进展,精准送政策上门,快速解决建设难题,并强化用地、用能等六大要素保障,为项目推进打通堵点、扫清障碍。
在项目审批方面,永宁县审批服务管理局制定《永宁县工程建设项目无纸化报建审批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一张表单、全程共享”的申报模式,深化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数字化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申请、并联审批、数据实时共享与全程督办,显著缩短企业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同时,永宁县持续细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远程办事、审批和勘验工作流程,根据申请勘验评审项目的复杂程度、风险可控程度,通过调整勘验适用范围、优化勘验流程、细化勘验要点、完善操作指南等,推出环评审批、施工许可等5个审批事项“远程勘验、视频会商、线上评审”服务模式,实现系统自动预约、实时定位、现场摄像、视频通话、线上评审、档案自动储存、勘验全程留痕,将“面对面”现场勘验变为“屏对屏”远程视频评审,有效降低踏勘人员和建设单位的办事成本。
本报记者 刘嘉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