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帮扶+心灵滋养 多维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版次:03 作者:李鲲

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今年4月,8岁的小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灵武市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联合鲤想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的社工与志愿者,专程来到小诺家为她庆生。当小诺放学推开家门,暖光洒满餐桌,社工们举着“生日快乐”灯牌,桌上摆放着草莓蛋糕和爷爷奶奶准备的水果,这份惊喜让她又惊又喜。

志愿者为小诺戴上生日帽,大家一同唱起生日歌。仪式后,社工引导小诺与爷爷奶奶合作完成手指拓印画,看着3人的手印定格在彩纸上,小诺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灵武市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百人庆生计划”的一个缩影——通过购买服务,为百名困境儿童定制生日仪式,提前征集微心愿,用灯牌、歌声等细节营造专属仪式感。

同样得到关怀的还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贝贝。因父母是聋哑人,家庭互动较单一,贝贝性格孤僻且有焦虑情绪,手指有明显啃咬伤痕。社工发现她喜爱画画后,协助她参与“情绪小画家”活动,老师以绘画为载体开展心理疗愈。同时,社工指导贝贝父母通过手语、书写、绘画加强亲子沟通,还链接学校资源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服务测评显示,贝贝焦虑得分下降45%,自我认同感显著增强,亲子关系明显改善。

为全面呵护困境儿童,灵武市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心理量表测试。对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的儿童,安排心理咨询师介入,结合家庭和孩子特点制定专属疗愈计划,传授情绪调节等技巧,并将服务延伸至监护人,帮助其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困境儿童人格全面发展。

今年上半年,灵武市已为173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养育津贴123.36万元,新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6人。目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低保家庭儿童的医保补贴政策实现全覆盖,教育资助政策也做到应享尽享。此外,灵武市民政局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升级改造与实体化运行,搭建多维儿童关爱平台,引入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法律援助、教育培训等资源,拓展服务内容,推动儿童在社会融入、教育支持、家庭养育等方面均衡发展,实现从“物质救助”到“全面成长”的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