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吴春霖
本报讯(记者 吴春霖)“胡以萍阿姨,您这个月参与‘点亮平安灯’活动,加上‘弯腰一秒’拾捡垃圾,积分够换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米啦!”近日,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安居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热闹非凡,“安居大妈”志愿服务队的胡以萍拿着积分卡,在兑换点前笑得合不拢嘴。这是社区为激励志愿者推出的“积分兑换”活动,也是“安居大妈”“小喇叭”两支志愿服务队用行动温暖邻里的生动缩影。
走进安居苑社区,每天7点半,“安居大妈”们总会穿梭在楼栋间。“王大爷,窗帘拉开啦,今天天气好,透透气!”她们熟门熟路地提醒独居老人拉开窗帘——这是社区坚持了5年的“七点半拉窗帘”活动,通过观察独居老人起居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成为老人们的“贴心闹钟”。
夜幕降临,“小喇叭”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提着小马扎,在小区广场“上岗”。“楼道里别堆杂物,消防通道要畅通”“出门记得关窗、拔电源”,接地气的安全提示伴着晚风传遍家家户户,这是“点亮平安灯”活动的日常。队员们不仅传递安全知识,还会检查楼道灯、单元门,确保居民夜间出行安全,被称为“移动的安全哨”。
“弯腰一秒”是社区里的“微行动”大能量。路边塑料瓶、花丛废纸屑、楼道烟头,只要被队员们看到,总会有人弯腰拾起。“别看动作小,坚持下来,小区环境越来越干净,邻里看在眼里跟着学,连小朋友都知道随手捡垃圾!”丽园小区居民陈虎玲说。
“有礼金凤”活动让志愿服务有了“甜蜜回报”。社区将服务时长折算成积分,可兑换米、面、油等日用品。“以前做志愿凭热心,现在积分能换东西,更有干劲了!”刚兑换洗洁精的“小喇叭”队员张文霞说,这份“礼物”虽小,却让人感受到被认可的温暖。
如今,“安居大妈”“小喇叭”两支队伍已从最初的35人发展到110人,平均年龄55岁。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每个角落。“积分兑换不是目的,是想让大家知道每份付出都值得被看见。”社区党委书记常立红表示,将拓展更多志愿服务项目,让“奉献、友爱、互助”的种子生根发芽,续写温暖邻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