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护航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版次:02 作者:闫茜

本报讯(记者 闫茜)7月16日,记者从银川市审计局了解到,我市聚焦国有企业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以“治已病、防未病”为核心,通过创新机制、强化监督、深化整改,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银川市定制不同的审计实施方案。“对新华书店等实体企业,我们重点关注成本核算及利润情况;对投资担保等金融企业,重点关注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收益情况;对公交公司等民生企业,重点关注财政补贴及自身经营情况。”银川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路径,可以精准识别风险点,提高审计效能。

此外,市审计局以问题为导向激活国企内生动力,与市国资部门联动,将审计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提高了企业的重视程度。通过逐步开展“清单式”整改,重点推进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推进企业盘活闲置资产,不断完善投资、采购等内控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

截至目前,市审计局已出具相关专报6份,提出审计意见100余条,审计纠正违规金额34.45亿元。同时,在内控制度、资金使用、权力运行等方面促使国有企业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堵上管理漏洞,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