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特色农业开启“火红”丰收季

版次:03 作者:李鲲鹏

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近日,随着气温攀升,灵武市各乡镇田间地头的谷物、水果陆续迎来丰收季。在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节,当地凭借特色种植养殖技术,不仅保障了群众收入,更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当前,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2000多亩露地西红柿进入成熟采收期,种植户们忙着采摘、装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走进种植地,绿叶间红绿相间的西红柿饱满圆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农户们一早便穿梭于田垄,熟练地完成采摘、分拣、装筐等工序,搬运车辆往来穿梭,将新鲜果实及时运出。

“今年我家种了20亩西红柿,已经收了三茬,每亩收获8500公斤,亩产收入过万元。”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种植户付春梅喜滋滋地说。沙坝头村80%的家庭从事蔬菜生产,主要包括西红柿、辣椒、豆角等品种,其中西红柿种植规模达200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9000公斤,为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

为助力西红柿销售,沙坝头村设立了集中代收点,对农户采收的西红柿进行统一收购,通过本地与外地多渠道分销模式打通市场,以确保西红柿采摘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分级、包装、运输,直达销售终端,实现了农产品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沙坝头村西红柿代收点负责人杨红斌介绍,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已在村里设立收购点,目前每天出货量达10多万公斤。畅通的销售渠道稳定了农产品价格,让农民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近日,临河镇二道沟村渔悦湾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的优质白鹅迎来首批出栏,生态鱼塘培育的草鱼同步批量上市。村集体的特色养殖产业结出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走进渔悦湾养殖场,成群的白鹅羽翼洁白油亮、体态健硕,正扑腾着翅膀等待出栏;不远处的生态鱼塘里,碧波荡漾中,一网撒下,条条草鱼翻腾跃出,银鳞在阳光下闪着光泽。工作人员忙着起网、分拣、称重,鲜活肥美的草鱼很快装满转运箱。

“这些鱼养在活水塘,吃天然饵料,每公斤能卖18元。”临河镇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学锋算起增收账,“首批出栏白鹅2000余只,预计增收10万元;捕捞草鱼6750公斤,预计增收45万元,两项合计可为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

产业兴旺还带火了家门口就业,基地从养殖到捕捞常年吸纳村民务工,未来还计划新增家禽屠宰岗位。如今,灵武市的特色种植养殖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让致富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