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的新苗

版次:08 作者:李守亭

新苗虽小,却能带给人无尽的惊喜和美好。

1991年的那个夏日,我的处女作《盐碱地》发表了,宛如盐碱地上的第一株新苗破土而出,又像初春的第一朵小花顶着霜露绽放。发在副刊右上角的这篇散文诗很短小,寥寥三百字,现在感觉羞于示人;它也很稚嫩,出自一名涉世未深的学子之手,如今读来字句中泛着青涩。

但它对我真的至关重要,这是我执笔追梦的起点。是它,开启了我的文学之门,点燃了我的写作激情,引领了我的新闻之路……

写这篇散文诗时,我刚满18岁,还是寿光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而发表时,我刚刚毕业,即将踏上家乡中学的三尺讲台。

记得手捧飘着油墨香味的样报,反复摩挲着报纸上那个突然变得陌生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从自己心间流淌出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欣喜之余,饮水思源,我想起了我的同学李波,是他助我梦想成真。我们是师范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床位挨得近,平时交流多。那时,我喜欢写点小诗文,加入了学校的“春芽文学社”,在油印的《春芽》小报上发表过作品。但自己的文字登上正式报刊,变为铅字,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梦想。

机会在不经意间悄悄降临。李波有一位同学在一家盐场主办的《羊盐报》编辑部工作,经常给他寄来报纸,在同学中传阅。我喜欢看第四版“水晶心”副刊,刊登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了我。我庆幸自己当年的坚持。在同学的鼓励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鼓起勇气,把一篇习作寄给了《羊盐报》,一直没有回音。我没有放弃,于是投去第二篇、第三篇……后来忙于毕业分配等,把这件事慢慢淡忘了。没想到8月份的一天,在经历了不知几次投稿均石沉大海的失落之后,我终于收到了《羊盐报》副刊编辑郭笃学老师寄来的样报,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自己的名字连同文字变成铅字,还有郭编辑写给我的一句话“盐碱地也能长出好庄稼”,我的视线慢慢模糊起来,只记得那股淡淡的墨香……

因为这次“星星之火”,一位狂热的文学青年的写作激情从此被点燃。教学之余,我不停地写,不断地投,一篇篇“豆腐块”陆续见诸报端,从企业报到市报、省报乃至《人民日报》等报刊,直到引领我走进家乡的报社,成为一名党报新闻从业者,开启我的职业生涯,进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三十多载寒来暑往,我既用新闻之笔记录城乡巨变和时代脉动,又用文学之梦点亮人间真情和诗与远方。

命运多么奇妙,未曾想到,我们师范毕业5年后,美好再次降临:与李波同学同村的一位姑娘,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在我的写作之路上默默陪伴……

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那份发表处女作的小报,不会忘记那位同学,不会忘记那位编辑老师,不会忘记那些默默助我逐梦前行的师友们。

我在贴满各级报刊发稿的剪报本扉页上,曾经写下安徒生童话作品《丑小鸭》中的那句话:“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丑小鸭”岁月,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而迈向成功的路上,我们曾经跌过的跟头、擦过的眼泪、流过的汗水,更值得珍视和铭记。

李守亭(山东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