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李阳阳
“钩织时,要注意线圈松紧……”9月8日,在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农垦建社区“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里,几位妇女在老师的指导下,钩织出一只只可爱的岩羊挂件。在这个钩织车间里,已有50多位妇女为自己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农垦建社区党委书记刘霞告诉记者,辖区存在“四多一低”现象,即流动人员多、灵活就业人员多、全职宝妈多、家庭矛盾多,居民家庭收入偏低。为了提升辖区居民收入,社区决定从提高妇女就业率入手,于是,“社企合作”模式的“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应运而生。企业负责提供技术、原材料供应与成品回收销售,社区负责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妇女学成后,通过按件计酬制作手工艺品的方式,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据了解,截至目前,社区借助宁夏“马兰花”培训资金已开办了3期钩织班,不仅如此,还在西夏区兴泾镇设置了培训分点。培训课上,老师们拆解步骤、手把手教学,让零基础学员也能扎扎实实学到编织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扩大销路,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农垦建社区还引导居民创新产品。眼下,“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生产的钩织岩羊挂件、潮流串珠等手工产品已逐渐打开市场。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手艺,还能照顾家庭,真的特别暖心。”“新手宝妈”李玉婵高兴地说,她如今已能独立设计钩织作品,每月增收2000多元。据了解,截至目前,“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已带动百余名妇女参加培训,其中50人长期从事手工编织工作。与此同时,还有30多人参与义乌串珠项目。
今年年初,在西夏区宁华路街道的统筹下,农垦建社区联合周边6个社区,以“垦为先锋”党建联盟为核心,成立银川市西夏区睦邻惠民商贸有限公司,推动“小车间”变“大平台”,让“指尖技艺”成“指尖经济”。“我们将努力把这条增收致富之路走得更稳、更宽,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刘霞说。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