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李桂珍
初秋的北塔湖微风阵阵,我在湖边拍黄苇鳽,一个摄影师说,前两天,“木子”拍到东方大苇茑喂杜鹃了。他掏出手机指给我看,画面上,小小的大苇茑满眼温柔,正叼着一条青虫送入大杜鹃的口中,两只鸟儿沐浴在晨光中,浑身包裹着金色的光晕。我问他这是在哪儿拍的?摄友指了指一棵高大的松树:“就那儿。”我傻眼了,那不就是我天天路过的树林吗,我咋就没发现?
又过了两天,遇到“木子”,我祝贺他拍到那么精彩的瞬间。他说自己55岁退休后没事干,打麻将、跳广场舞都不喜欢,后来发现拍鸟好,既锻炼身体又满足个人爱好。“我拍鸟已经20年了,在宁夏拍了有300多种鸟类,算上全国拍的有800多种。”他打开手机相册,我看到有苍鹭展翅掠过长空,有麻雀啄食于雪地,有黄苇鳽缩脖凝神,准备向猎物致命一击,还有翠鸟挺立荷花之上……很多是我不认识的鸟儿。我问他你拍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参赛?他说:“我只喜欢观鸟拍鸟,记录生活,在朋友圈分享快乐,从来不参加大赛。”
我跟他说拍鸟很苦,他点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又说道:“我天天早上五点就出门了,鸟儿爱唱歌,我就顺着声音找过去。有一次在吴忠拍彩鹮,我等了整整一天,它没来。第二天我又去,它还没来。我不服气第三天又去,它终于来了,落在田里吃食,浑身闪着五彩的金属光泽,漂亮极了。我远远看着翩翩起舞的彩鹗,心都快化了,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他告诉我,拍鸟20年,银川哪儿有鸟他都知道:“以前丽景湖的鸟最多,拍须浮鸥落在荷叶上喂幼鸟,那画面太美了。观鸟拍鸟时更要爱鸟,不要惊扰到它们,像使用反光板、无人机等方式一定要避免。”
我打趣道:“你拍鸟常常在野外,年龄大了,包里要装上速效救心丸和降压药。”他哈哈一笑,表示自己虽然已经75岁了,但是什么病都没有,能吃能喝,这都是拍鸟带来的好处。说完他转身走了,穿着迷彩服背着双肩包,怀里抱着他心爱的相机,就像抱着他家可爱的小孙子。从背影看,很难看出这是个75岁的老人。他就像西北大地的一棵沙枣树,用拍鸟护鸟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退休生活。
李桂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