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锚定目标提速加力

以项目建设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版次:01 作者:李阳阳

连日来,西夏区锚定《银川市开展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战”工作方案》目标,切实强化抓项目、促投资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聚焦要素保障、领导包抓、督导服务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今年,西夏区共推进两批次基本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达18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3亿元;目前已有44个项目竣工投产,剩余项目均按既定时序进度稳步推进。

教育项目“加速跑”破解入学难题

近年来,西夏区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全面抓实基础教育项目,有效破解群众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当前,银川四十五中新建、银川十八中扩建等重点教育项目正加速推进。

“银川四十五中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提前达成阶段性目标。”西夏区教育局项目办主任马学礼介绍,该校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操场看台4个单体,已于8月底全部实现主体封顶,较预计工期提前20多天。

银川四十五中位于黄河路以南、文萃街以西,占地约85.55亩,主要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风雨操场、操场及室外配套设施,设计36个教学班,可提供1800个学位。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计划明年5月底完工。

马学礼介绍,为加快建设进度,西夏区教育局建立局领导包抓项目机制,局主要领导每周前往项目现场,协调解决推进难题。例如,学校排污管道需经过尚未修建的规划12路,西夏区教育局及时对接银川市住建局及设计单位,参照路面标高顺利完成铺设;施工范围内的高压线问题,仅用20天便协调电力部门解决,较常规两三个月的工期大幅缩短。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区教育局还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在项目建设工地派驻跟踪审计单位与代建咨询单位,为施工方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及时解决技术问题,进一步为项目建设节省时间。

排水防涝惠民生 精细施工减扰居民

“我们是今年8月中旬开工建设的,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6%左右。”西夏区中北部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陈俊杰介绍。该项目将新建约11公里雨水主管道,打通西夏区中北部市政路雨水排涝通道,以此提高管网排水效率与稳定性,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项目分9个标段施工,目前9个标段均已开工,正开展路面铣刨、基坑开挖等作业,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2个标段建设,其余标段明年完工。

9月14日8时,在学院路与同心街交叉口处,一名交通疏导员正有序疏导交通。据悉,自9月项目开工后,该路口每天早、中、晚高峰时段均有交通疏导员值守,这是降低项目施工对居民生活影响的举措之一。目前,项目9个标段的重要交通路口,在出行高峰期均设置了交通疏导员,缓解车辆拥堵。

为方便居民出行,每个标段还采取分段施工方式。“每个标段长约1000米,我们通常按300米分段围挡施工,一段完工再推进下一段。”陈俊杰表示,项目还尽量缩小作业面积,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多维机制强保障护航 项目高效推进

“西夏区第一时间锚定攻坚任务,聚焦项目全流程管理,不断完善重大项目专班推进、‘首席服务官’‘五个一’推进法、‘半月调度、清单管理’等工作机制,围绕项目进度细化任务分工、压实部门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西夏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西夏区建立健全问题项目清单,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协调服务,通过定期会商会审,及时商讨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审批、用地、规划等问题,保障项目前期手续按时办理。与此同时,西夏区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机制,县处级领导定期深入项目现场,实地了解进展情况,指导责任单位推进项目,及时破解制约项目落地的难点痛点问题。

同时,西夏区严格落实相关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实地督查,已印发督查通报8期,实时掌握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进行。

此外,西夏区还紧紧抓住国家和区市重大政策机遇,聚焦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向,精准谋划一批符合产业规划、补齐发展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优质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项目盘子,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本报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