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徐碧颖
“十四五”以来,银川市紧紧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通过系统谋划与精准施策,持续提升老年人社会保障及服务水平,全社会敬老孝老氛围愈发浓厚,“银发经济”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显著提升。
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上,银川市着力打造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建设,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等服务模式深度融合。同时,推动制定《打造银发经济集聚地专项行动方案》,配合草拟《存量资源改建养老服务设施操作办法》等关键政策,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清晰路径。此外,完成“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终期评估,启动“十五五”时期应对老龄化规划前期研究,并顺利完成2024年度养老服务行业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在老龄事业推进方面,银川市成功举办“银龄行动”启动仪式,为7支优秀老年志愿队伍授旗,进一步激活全市571支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老年人朗读等活动;积极征集老年友好型社会典型案例,成功申报全国“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启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进社区”项目,组织百场主题宣讲与文化活动。其中,“银耀湖城”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老年人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参与者”,兴庆区民政局老龄工作与养老服务办公室等单位还获评国家级敬老先进荣誉。
发展“银发经济”是银川市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银川市重点培育“银有颐养”服务品牌,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打造6个品牌化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实现30家养老机构医养服务全覆盖。启动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吸引245家商家参与,设立688个服务网点,上架产品超7.4万款,目前已有效审核通过补贴申请4072条,兑付资金1261.06万元。联合举办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组织百余家企业参展,成交金额达1335万元;博览会上,印发《打造银发经济集聚地专项行动方案》,发布《社区食堂地方标准》,签约合作金额超千万元。同时,推动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银发主题商场,提升旅游设施适老化水平,设计推出10条特色游学养线路,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养老护理员200人,举办“双选会”缓解用人需求。
为提升为老服务温度、办好民生实事,银川市将老年人助餐服务纳入市级民生实事,投入150万元改造提升15家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目前多数点位已试营业或完成改造;自治区农村老饭桌项目稳步推进,兴庆区、永宁县共4个点位已完工投用或进入收尾阶段。此外,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完成1800余名老年人能力评估,遴选23家服务机构,提供“六助”服务6700余人次;扎实推进高龄津贴发放,截至9月,累计为约1.73万名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发放津贴4248.1万元。
重点项目攻坚方面,银川市养老指导中心装修及设备采购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核心系统通过验收及软件测评,正进行密码测评;成功打造并运营银川市幸福颐养护理院(金凤院区),已入住9名老年人;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30万元,支持贺兰县6个日间照料中心升级改造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施工,目前正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本报记者 徐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