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张建才
一看这个题目,就好像“驴头不对马嘴”。“城市”和“瓜农”,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放在一起颇显突兀。且待我以“春秋笔法”略述我整整十年的业余农耕经历,特别是今年成功种植巨型南瓜的简要过程,读者诸君也许就释然了。
十年前的2015年,周末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开始打理亲戚在金贵镇汉佐村的一个小菜园,期间经历写在我的农耕笔记《汉佐》一书中。十年农耕,毫不夸张地说,凡宁夏川区能够种植的蔬菜瓜果,我几乎种了个遍,而且全部种植成功。这一经历和经验,为我的城市小院巨型南瓜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凡农作物种植,我总爱“喜新厌旧”。常规蔬菜瓜果,早已不能满足我的“野心”。在宁夏,凡稀奇、稀罕的一些东西,如蓖麻、花生、空心菜、紫苏等等,只要种植成功,次年必然换种其他种类或品种。
为了满足我的农耕嗜好,几年前动员夫人,毅然卖掉了城中地段好的住宅,选择了带有小院的偏僻地带居住,在继续务营农村菜园的同时,在我的城中小院精耕细作,年年丰产,年年推陈出新,以至于我的小院在亲朋间成了“网红”。
今年,有幸得到同样喜爱种植的老朋友赠送的四株巨型南瓜苗,又让我热火朝天地“创新”了一把。接下来我便套用老辈人都熟悉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生产八项核心措施来讲讲我的种植故事。
首先说“土”。凡城市小院,总有大量遗留的或专门为垫土方埋下的各种建筑垃圾,直接翻地种植,必然是缘木求鱼。为改良土壤,五年前请朋友襄助,春天费时一月有余,把小院地块深翻近一米,共清理出大小石块、碎砖烂瓦、混凝土块及粘土约莫七吨。然后从远近各处拉运黄土、黄沙及树林中沤烂的黑色腐殖土填充。种植的过程中,随时清理小石块、小碎砖,彻底改良土壤,这就为南瓜种植奠定了最必要的基础。
其次说“肥”。庭院种植,我一直坚持施用农家肥,主要是用羊粪和鸡粪作为底肥。需在前一年初冬淌冬水前,将底肥深翻在地里,经冬水漫灌后捂在地里发酵。要想种好庄稼,光凭底肥不行,作物生长中期以后需不断“追肥”。看着施足了肥料的南瓜和其他作物茁壮成长,那种感受和农民对庄稼之喜爱毫无二致。
第三说“水”。城市庭院种植,自然得不上灌溉之利,需用自来水。如何浇灌,其学问又大了去了。初冬时节,万物肃杀,要灌足冬水,便于春天保墒。南瓜栽苗初期,不宜淌大水,需小水“慢灌”(可不是“漫灌”)。生长中期以后,需根据气候,确定淌水的间隔和多少。进入伏天以后,中午切不可淌水,会把瓜苗、瓜秧“腾死”,须在早晚进行,一般间隔5天左右,还需经常收看天气预报,如遇中雨、大雨,下雨前两三日无需淌水。适当的雨水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微风吹拂则便于作物通风,正所谓“风调雨顺”。
第四说“种”。“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种子的好坏不仅决定庄稼的产量,更决定着庄稼的品质。我的巨型南瓜,一粒小小的瓜种就需50元,也算“价格不菲”。好种好苗可不能糟蹋了,需千般爱护,万般呵护。从栽入瓜苗的那天起,呵护瓜苗就成了我的第一要务。幼苗时期,总要在晴天给瓜苗各戴一个纸帽子,早盖晚揭,确保存活。
第五说“密”。合理密植,是针对旧时的“广种薄收”而言。庭院种植,首先讲求“合理”,但不可在“密植”上冒进。为了我的宝贝南瓜,专门留出三米长、60厘米宽且光照充足的一片地,单行单种,株距60厘米,便于让南瓜无拘无束、无遮无盖地健康成长。
第六说“保”。“春灭一条虫,秋收万粒粮”,“种地不除虫,收成一场空”。“保”指的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农药的规范使用。现在城里人一听农药,首先担心的就是残留毒害,其实大可不必。四五十年前农民种植,普遍使用的“敌敌畏”“敌百虫”“乐果”“六六粉”等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毒性小、低残留的农药。这里有一个悖论,施用农家肥,各种病虫自然孳生较多,如果不使用农药,大多农作物恐怕是颗粒无收。十年的农耕经历,我对现有十几种农药基本了然于心,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第七说“管”。“管”指的是精细化田间管理。打理城市庭院,园中的活计似乎永远都干不完。从春到秋,翻地、施肥、打板、覆膜、点种、栽苗、锄地、间苗、薅田、追肥、插架、绑秧、打杈、剪枝、配花、淌水、除草等活计,每样都至少要重复个三五遍,或十遍八遍。为了我的巨型南瓜,我也是豁出来了,清晨绑秧配花,中午打杈除草,傍晚剪枝薅田,都是我的必备功课。五黄六月,盛夏伏天,每天换三四身汗水湿透的衣服,冲澡三四次,汗流浃背,都是常态。
最后说“工”。“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工”,其一是指农具的配备使用。经过十年农耕的陆续添置,我共配备了铁锄、铁锹、铁耙、铁铲、锯子、各类剪刀、喷壶、喷雾器等近百把(件)农具,比一般农户还要齐全,使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其二是指种植技术。我的种植技术来源有四。一是从小在农村长大,耳濡目染了解的传统种植方法;二是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三是农民十年间给我念的“草木经”;四是借鉴千百年来农民总结积累的各类农谚。尤其是农民朋友传授给我的一些“种植秘笈”,如西红柿“换头术”“南瓜手工配花术”等,对我种植巨型南瓜都有直接的帮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巨型南瓜四月底培土栽苗,五月中旬打杈定秧,五月底开枝散叶,六月初开花结果。由于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整个六月,藤蔓见天蔓延,每天生长半尺有余。南瓜“坐果”后,渐次长大,从初期的小娃娃拳头般大,仅用时一周,就长到足球般大,每天增重半斤以上。再用时一周,大小就超过了篮球。进入七月,每天约莫增重一斤。到七月底,南瓜的体积已经大到无法用家中的大型容器来比拟了。最终我收获的南瓜,最大的超过60斤,最小的也超过了50斤。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若问我“巨型南瓜是怎样种成的”?我会自豪地回答——我是用自己的心血培育而成的!
张建才(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