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辉刘文光)4月6日,周女士将写有“为民办实事精准防诈骗”的锦旗送到了银川市公安局灵武市局刑警大队反诈中心。“我一个家庭妇女,丈夫在外面跑大车,没有反诈中心和派出所民警的及时劝阻,我的16万元就被骗子骗走了,太感谢你们了。”周女士向民警们感谢道。
4月1日16时许,银川市公安局灵武市局收到预警信息称:灵武市民生家园小区有一住户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开展工作,发现机主妻子周某正在与诈骗分子通话,便迅速联系东塔派出所要求立即上门进行见面劝阻,东塔派出所民警以最快速度赶到家中了解情况后发现,周某已准备向骗子提供的账户转账16万元。经过民警耐心讲解和及时阻止,周某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
无独有偶,4月9日深夜,家住灵武市的王某与外地“警察”通话准备转账时,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民警突然赶到,将已被洗脑的她拉回现实,避免了一场重大经济损失。
当日夜里,灵武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专班接到预警指令,辖区西平路居民王某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需立即开展上门劝阻工作。反诈专班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至西郊派出所开展上门劝阻的同时通过电话联系王某,但王某电话一直占线。王某的丈夫也因无法联系到妻子而十分焦急。据了解,王某为某单位财会人员,失去联系前还带走了公司网银U盾,公司账户上存有1000余万元。
由于事态紧急,切断王某与诈骗分子的联系是最重要的。反诈专班立即启动高危预警处置预案,一方面采取线上相关技术手段,开展手机关停、银行卡挂失等工作,另一方面联合西郊派出所迅速联系其家属、朋友、同事等关系人进一步了解情况,并调取视频资料,全力寻找王某行踪。
民警找到王某后了解到,几个小时前王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银川市公安局的民警,告知其名下的护照和一张民生银行卡有问题,涉嫌洗钱和非法出境。王某惶恐之下便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叫“瞩目”的软件,并与对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屏幕共享,引导王某转账。在民警苦口婆心的劝解下,王某才意识到自己深陷电信网络诈骗圈套。
4月10日,银川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唐勇告诉记者,为不断提高精准预警劝阻的能力水平,公安机关制定出台了《银川市反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全市预警劝阻工作推进会和高危见面培训会,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精准见面劝阻“七个务必”工作流程,要求针对银川市反诈预警信息一体化平台推送和市反诈中心在预警劝阻工作群组推送的高危预警信息,严格按照见、卸、装、宣、签、挖、存“七个务必”工作要求进行处置。“七个务必”开展以来,各级刑侦部门、辖区派出所民警通力协作,有效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2023年以来
银川市公安局已处置各类预警信息61万余条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1~3月发案同比下降53.8%
财产损失同比下降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