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盈北社区,孩子们用贺兰山片石等材料制作生态景观。
为做好西夏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科普宣传,持续在社区开展西夏区山水林田湖草沙鸟等生态保护,4月14日下午3点,2023年春季西夏区春季候鸟保护科普讲座于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办盈北社区举行,给辖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湿地科普课。
此次活动由西夏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西夏区自然资源局、西夏区红尾鸲保护协会、贺兰山西路街道办盈北社区、宁夏鸿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科普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西夏区湿地迁徙候鸟与野生动物保护讲座;二是西夏区迁徙候鸟生态摄影展,展出30张生态摄影图片,向社区居民宣传西夏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中,西夏区红尾鸲保护协会、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讲解了西夏区春季候鸟保护的知识和自然观察鸟种介绍,给辖区居民讲解了宁夏湿地迁徙的知识,也给大家科普了西夏区的一些候鸟。摄影展上,许多辖区居民都表示“长知识了”。“以前总见那种小鸟,但不知道名字叫红尾鸲,以后见到了也会跟身边的人介绍,让大家一起保护好它们。”辖区居民张伟忠笑着说。
在随后举办的湿地文创体验活动中,银川市中关村小学的孩子们体验了小景观制作和原木彩绘文创。“小朋友们,大家拿好材料,仔细听我讲解,然后自己独立完成,好不好?”跟随着工作人员的引导,孩子们在现场用片石、小圆石、苔藓、复原土、粘接剂、AB胶等材料,制作起了西夏区特有的贺兰山生态景观。原木彩绘文创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原木打磨,联接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彩绘西夏区山水林田湖草鸟等自然资源,潜移默化地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他们说,自己亲手参与制作之后,他们更加了解了湿地的形成和组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好好保护湿地资源。
记者刘旭卓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