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永远都不晚

2023年04月17日  本报综合

11月20日

……

奥利弗那首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你终于知道

何为你必做之事,然后着手去做……

在摆脱一切时,诗人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她慢慢意识到那是她自己的声音。随着她越来越深入这个世界,这声音始终陪伴在她左右,让她“决心做你唯一能做之事——决心救赎你唯一能挽救的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活得最知足的人之一——内维尔·杜伊斯。20世纪70年代,他是索尔兹伯里剧院的常驻舞台设计师。有一天,他坐在一座小山的山顶上,自问道:“往后余生,我是否真心愿意每三周鼓捣一次舞台设计?”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泥土”这个词进入了他的脑海。随后他放弃了剧院的工作,买了一辆单车,成为一名兼职园艺师,打理着大约十四所住宅的花园。他租住在布雷瑟顿的一栋乡间别墅,那是一排别墅中的一栋。杜伊斯自己种菜,还将其中一间房出租给那些来索尔兹伯里剧院演出的演员和导演,正因为此,我在1981年执导《查令十字街84号》舞台剧的全球首演时才认识了他。当时他的收入相当微薄,平均每周大约一百英镑。许多人,尤其是男性,在四十多岁时,会经历一场中年危机,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改变方向永远都不晚。

(摘自《九十岁的一年》,詹姆斯·罗斯-埃文斯著,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