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银川:护碧水清波守大河安澜

2023年06月02日  雷梦

6月1日,宁夏首届暨银川市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在黄沙古渡湿地公园正式启动,彰显了银川市一以贯之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要让母亲河更健康更美丽的决心。

引导全民参与形成保护黄河强大合力

2021年11月,银川市率先在全国以立法形式将每年6月设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2022年6月,银川市举办了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携手沿黄省会(首府)城市发布共同保护黄河倡议书,全市近190万人参与到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不断厚植,逐步构建起全民参与、全民保护的“大环保”格局,形成保护黄河的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系统治理,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突破口,谋划实施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工程、重点入黄排水沟(第二排水沟及四二干沟下段)水环境治理等项目18个,通过项目建设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力争从根子上为母亲河筑牢生态屏障。持续加大湖泊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谋划实施了“美丽河湖”等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湿地面积达5.31万公顷,市区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85%,水环境持续优化,水生态明显改善,成功跻身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荣获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称号。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尺,聚焦“两都五基地”建设,发展“三新”产业。此外,我市还把六权改革作为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关键一招,先后研究出台40多个“六权”改革配套文件,用水权、山林权、排污权等改革的快速推进实施,为实现资源增值增效,改善生态环境,蹚出了改革新路。

协同推进大治理 维护黄河生态系统健康

黄河沿线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落实中央精神、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的联合行动。而共同抓好黄河大保护也是我市启动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些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黄河水清了,黄河两岸一年比一年绿,景色一年比一年美。”市民赵青说,“我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我们每个人不随意扔垃圾,不随意捕捞,从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获得母亲河更长久的滋养。启动仪式上,我市在做好宣传推广的同时,还同步启动了犀牛湖水生态治理项目、黄河流域(灵武段)入黄支流水生态修复工程、鸣翠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银川市入黄排水沟丰庆沟水环境治理示范项目等一批重点水生态治理项目,并增殖放流了20万尾各类土著鱼种。接下来,我市将以具体实践,借助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进一步改善黄河银川段水域生态环境,维护黄河生态系统健康。

持续发力护生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银川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副主任郑艳军说:“我们将实施水生态治理、水环境修复和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通过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增强河道行洪排水能力。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实施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片区河湖再生水生态利用工程,通过这个项目,使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30%,也可以置换出优质的黄河水。”

“我们将结合宁夏首届暨银川市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全国放鱼日’活动,计划向黄河流域及附属水域投放各类苗种410万尾,丰富和增加黄河鱼类资源,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姚永伟介绍:“今年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方案中,宣传活动占三分之一,各种实践活动占到三分之二,‘以治理为目的、以宣传为辅助’成为今年活动的重点和亮点。下一步银川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好方案中制定的8大类45项宣传实践活动,持续发力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助力。”

记者 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