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区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拉开大幕,今年全市参加高考考生有22192人,为确保考试安全平稳,每一个孩子都如愿高考,近日,银川多部门联合开展考试安全专项检查、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等多个专项行动,同时,严抓试卷安全保密管理,加强组考规范管理,为考生创造了安全良好的考试环境。
开展专项行动净化考试环境
近日,由教育、保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考试安全专项检查,对高考安全工作、考务管理所有环节进行多批次、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检查。考前,各地协调通信运营商对考点屏蔽和降频效果进行测试,实现特定区域全屏蔽,确保各考点无线电信号(含5G信号)屏蔽符合要求。
同时,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针对新形势下手机作弊多发特点,配备“智能安检门”,落实考点无线电信号(含5G信号)屏蔽全覆盖。强化考务人员学习培训,严格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和考试过程考场监督管理,强化对考点与考场入口等关键点位的安检措施,加大入场检测力度,确保考生不将手机、无线电作弊器材及其他违规物品带入。
此外,实时搜索、监测、研判涉考有害信息,对网站通过微博、贴吧、微信QQ群等互动栏目、搜索引擎、社交网站以及其他信息传播渠道散发疑似试题、考试作弊等涉考有害信息的,及时处置。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专项行动,对辖区各类通讯电子产品市场无照经营、违法销售涉嫌用于考试作弊“三无”(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许可证)电子产品行为,开展打击行动,依法查处不法商家。
此外,还开展打击替考作弊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有组织替考作弊行为;开展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对考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
严格管理杜绝试题泄密
“试卷在运送、整理和分发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银川市教育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运送过程中,装箱密封,严禁运送途中打开试卷箱,车辆内的视频监控设备对试卷存放区域进行全程、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录像。试卷运送到指定地点后,接收试卷人员要检查试卷的密封情况。试卷整理人员须接受违规物品检查,手机等与整理试卷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试卷整理场所,试卷整理过程中应有3人以上同时在场。试卷送达考点后,考点要检查每个试卷箱(袋)的密封情况,领取试卷实行逐袋清点交接,验收完毕后填写验收单签字确认。试卷分发过程应实施全程录像备查。
试卷进入保密室后,24小时专人轮流值守,每班不得少于4人(其中至少有1名公安人员)。试卷保密室实行实时录像监控,远程网上巡查,安排专人负责对监控录像每6小时回放一次,随时报告异常情况。考点配备的试卷保密柜,用于考试期间备用卷的存放,保密柜放置在视频监控区域,由3名以上工作人员全程值守、保管。
另外,5月以来,我市开展全覆盖式培训,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利用“国家教育考试考务人员数字化网上学习培训资源平台”对高考考务人员进行网上培训,做到培训工作全覆盖,提高考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业务技能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在考试招生录取期间,各级考务部门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测,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记者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