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走亲访友的临停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导致小区内次生矛盾频发,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办兴洲苑社区搞了一次整治,把难题解了,一下子找出541个车位。
解决停车难是真难。为了高效利用资源,错峰停车、共享停车等倡议年年发,很多地方就是推进不下去。兴洲苑社区这次整治用了130天,与物业公司、开发公司多次沟通协商,也是费了大力气,总算结果是好的,媒体报道里说“最终将小区空余车位对外开放,实施缴费临时停放,累计开放车位541个”——数量真不少。甚至包括开放后的价格问题,那也是组织了物业和业主开会商量定的。
至于为啥小区车位难共享,站在开发商角度,早日回笼资金、实现利润兑现,车位卖掉是首选;而对物业来讲,还有管理、公共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和顾虑,所以即便车位卖不掉、有富余,也鲜少考虑租,更甭提开放共享。
但要从另一方面想,小区地库空余车位对外开放,其实也是小区商业化的一种,这样做有好处,最起码能给主客双方都提供方便,而居住的便利性,亦是衡量小区档次标准之一,因为车位充足才可能对访客开放,车位不够一定会反噬业主,让居住体验打折扣。
只不过,凡事难抵一个“利”字,且不说收费多少费了唇舌,若非临停车辆占用消防通道,这问题还真不一定现在解决。而提到这个“利”字,很少有人想到业主。要更好化解类似矛盾,必须进一步厘清开发商、物业与业主的权利边界。基本逻辑就一条:开发商和物业的权利,不能建立在牺牲业主权利的基础上。车位服务于业主,有公共属性,只售不租等行为并不是开发商在行使财产权,而是妨害了业主对于小区共有、共管的权利。
市场失灵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如何介入解决也很考验智慧,一旦在“利”字上失衡,原本利民便民的政策就会被架空。要让停车资源获得高效利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访客停车,就不一定真困难到要挤占小区消防通道了。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