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蝶戏》(局部)。
出品人席美侬(中)在展览中。
赵爱英《菊花新·另眼看世界》。
李倩《窗台上的玫瑰》。
祀月《坠兔凝香》和《双蝶戏》。
展览中陈列的岩彩。
6月10日,《岩之花》岩彩画展在银川“二十间房”民宿拉开帷幕。游客进入这里,仿若进入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岩彩世界,畅游在用岩彩营造的花朵意境中,沉浸式地体验了岩彩世界的魅力。
NO.1 27位岩彩青年画家呈现杰出作品
“岩彩”系列展是宁夏首家艺术主题民宿“二十间房”今年的主打展出。作为系列展览的首展,《岩之花》岩彩画展已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8月10日结束。
展览汇集了来自区内外27位岩彩青年画家的杰出作品,他们采用岩石、矿石、金属箔等天然材料,以花卉为载体创作出一幅幅岩彩画作,将“岩彩”与“花卉”连接,以大自然为底色,为观众呈现“岩彩语言”的当代价值。
“二十间房”艺术主题民宿的负责人,也是此次《岩之花》的出品人席美侬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汇集了一批热爱岩彩艺术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来自全国各大知名美院,在创作中,每个人用岩彩来表达自己眼中对花的理解,既展现了才华,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传承与表达。
NO.2 表达内心语言独特且有趣
此次展览,能看见很多惊喜,27位岩彩青年画家的表达十分年轻化,也有很多新思想,她们依托于花朵,用岩彩表达的内心语言,十分独特且有趣。
来自天津美术学院的岩彩艺术家李倩,是个浪漫的人,她创作的两幅作品《窗台上的玫瑰》与《雪在竹》,非常打动人。“画《雪在竹》时,正在瓶颈期,正好友人席美侬告诉我,4月的宁夏下雪了,我觉得很神奇,就有了这幅画。”而她表示,《窗台上的玫瑰》则通过将星星的闪烁与心形状相融合,展现了她对西北大漠星空的浪漫想象。
艺术家旻冉的作品《未摘》系列则优雅十足。她表示,自己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表现干花在不同环境的多种状态。虽然涂抹堆叠的岩彩并不厚重,但她认为,干花在不同状态下的质感是她所追求的。
而艺术家祀月的作品《坠兔凝香》,看上去则像一首具有韵味的古诗,它描绘了坠兔时分,玉兰花悄然开放散发芳香的场景,并且使用了大量的蓝铜矿作为底色,将夜晚的静谧与美妙表达得淋漓尽致。
NO.3 更进一步了解岩彩
岩彩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画种,是用矿石磨成粉末作为颜料,以胶为媒介进行调和,在特制的画板和纸上进行创作。
在观展中,很多游客第一次在展览中接触到了矿石,第一次知道岩彩颜料的调和,是需要加胶和水的。而有些人,也在和艺术家的讨论中,了解了岩彩创作时的乐趣与不易。
设计师张凡,平时非常喜欢岩彩艺术,也很留意有关信息。参观中,他对岩彩艺术家赵爱英的《菊花新·另眼看世界》的画法很感兴趣,“岩彩的表达方式是西方抽象派,但意境却很东方,很有意思。”他坦言,自己越来越感受到了岩彩世界的多样性。
张凡还表示,在探讨中,他也逐渐明白,艺术家口中岩彩绘画中常使用“层面叠加”的涵义,“画画时,颜料是要一层层堆砌上去的,才能粘贴在画面中,非常不易,但画面呈现出来,立体感十足且令人惊艳,你会看到花朵烂漫,山河壮美,星辰璀璨。”
NO.4 艺术文化和旅游结合的尝试
此次展览,“二十间房”艺术民宿负责人席美侬也展出了她的岩彩作品《玉簪花》,作为一个民宿空间创始人,她表示,出品此次展览的初衷,就是很希望做一个新的尝试,把艺术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用艺术去促进并带动旅游。
而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就是打破了艺术展览空间的局限性,用年轻化的语言与传统艺术接轨,让观众在参观岩彩画展的同时,还能观赏银川特色美景,让游客们拥抱自然风光,与艺术文化同行。席美侬表示,“这种文化与旅游的双向促进,为画展本身和宁夏文旅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空间。”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