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好法子

2023年07月21日  孙瑞亭

近日,银川首批61名农业从业者获得高素质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这些“田秀才”“土专家”都是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详见本报15版)。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人才,除了吸引外来人才、城市人才,更要结合实际培养和激励本土人才,尤其是少不了有技术、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给农民评职称,就是一种可以积极尝试的培养激励机制。打破圈层、不唯学历、论文也非硬杠杠、以实绩论英雄,职称制度的持续改革也为农民评职称打开了一扇门,更何况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曾明确,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近年来,种植采摘、乡村旅游、电商农业等新领域迅速发展,让乡村与城市连接得更为紧密,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已经聚合起来,这也为农民评职称奠定了人才基础。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人社局面向全市范围内,以农业生产经营为职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组织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且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骨干人员开展了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工作,专业涉及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类)种植、动物(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特色农业产业等领域。毗邻城市石嘴山市则于去年11月为45名农民授予高素质农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有3人“一步到位”解决了副高职称。银川此次获得高素质农民专业技术职称的61人除了可以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基层干部培养计划等多项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职责是要承担起带头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承担起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等多方面的义务。这说明,我们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目的就是把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农村人才选出来,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头带队的作用,绝非搞个热闹、走个过场,开个评审会、发个红本本,而是结合银川农业发展实际,立足产业发展和关注市场需求,让职称评审给劳动者带来职业发展,从而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现在种植养殖都讲究个技术,以前的土办法不灵了,我自己要不断学习提升,同时也要带动大家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的确,农民职称评定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肯定,推崇他们也能够带动更多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实现身份转换、职业升级。此外,通过获评职称,不仅有荣誉感、认同感,还可以在补助、贷款、技术等方面得到更大支持,拥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何乐而不为呢。通过职称评定,一方面培养壮大乡村振兴人才,一方面增强农业、农村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从而形成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坚持持续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