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警惕预付费中的新“套路”

2023年07月26日  孙瑞亭

“预付费有风险,办卡充值需谨慎。”近年来,屡屡曝出的商家“跑路”事件让大家意识到了预付式消费所存在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监管措施。不过,从最近一些城市曝出的案例来看,预付式消费出现了新“套路”,即有商家与小贷机构合作,劝导消费能力不够的人通过贷款来办卡或者充值。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不光维权困难不说,还需要继续偿还贷款。

预付式消费刚出现时,的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办卡充值能得到打折、返现、赠送等优惠,对于商家来说则能够迅速回笼资金,保证经营运转所需要的现金流。但是,其中所暗藏的风险往往被忽视与掩盖,最明显的就是无法保证预付资金的安全性、稳定性,容易出现商家挪用资金跑路的情况。尤其是针对一些年轻消费群体,有商家存在与小贷机构合作的情况,在消费者想办卡或者充值却没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时候,商家会劝消费者去合作机构贷款进行支付。这种情况下,一旦商家闭店跑路,消费者依然需要偿还贷款。

从法律角度来看,商家闭店跑路实际上已经不能履行与消费者签署的消费服务合同,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因此在退还消费者预付资金的同时,还应该承担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维权并不容易,即便获得胜诉判决,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遭遇商家无支付能力等情况。此外,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中还存在固定证据等难点,毕竟现在很多服务合同、消费记录、余额信息都是商家以电子形式记录的,很难保证商家在跑路后会不会对相关数据进行删除和销毁。对于通过贷款形式进行预付费的消费者来说,除了维权困难外,仍然需要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其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与此同时,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还存在问题,比如商户信息匮乏,监管存在漏洞;执法权限缺失,无力制约不法商家;法规界定模糊,部门间相互推诿。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银川出台过《银川市预付式消费领域管理指导意见》,也印发了“银川市预付式消费领域风险提示告知书”,开展过全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并且建立了预付式消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议制度等。从工作推进来看,监管预付式消费,的确要涉及到多部门联动,但如今预付式消费所涉及的领域众多,除生活消费领域外,像教培、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同样有所涉及,职能部门必须共同推动预付式消费监管立法、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预付资金监管以及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引导预付式消费行业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提振消费信心。多部门联动肯定存在细节落实等难题,包括备案许可、行政执法、资金监管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与交叉推进,特别还有陆续出现的新“套路”,但只要真正心系民生,就能解决难点、疏通堵点,达成共识、创新工作、办好实事。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