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时提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着力增强新增长动能”。这为商业银行下半年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
截至目前,3家政策性银行以及至少15家A股上市银行已召开年中工作会议,围绕拓市场、强投放、调结构、增效益、防风险等工作目标,制定了下半年“施工图”、明确“工期表”。
3家政策性银行均提出,将金融资源聚焦重点领域。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明确,“要精准发力,把宝贵金融资源滴灌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到,“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美丽乡村建设以及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则表示,“聚焦重点领域,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政策性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有大行则发挥担当,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在信贷投放方面,工商银行提到,加大重大项目以及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绿色、民企、普惠、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全力拓展消费信贷,积极服务稳外贸稳外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
多家银行还对优化调整存款结构进行部署。例如,农业银行提到,“促进存款业务稳定持续增长,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投入更多资金”。光大银行对存款业务和资产业务高质量发展展开专题研讨。浙商银行表示,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大力吸收优质负债。厦门银行在2023年年中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时提出,全力抓好存款基本盘,着力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存款可持续良性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提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银行业经营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二是提升风控系统的完善性和前瞻性,格外关注城市低收入客群,房地产和住宿餐饮行业、经济偏弱地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防范,严防新增不良贷款。三是高效运用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压降存量不良资产规模。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