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3“爱尚银川 塞上金秋”文化旅游消费季开幕。
8月26日晚,在“黄河之声”交响乐团热烈激昂的演奏中,2023“爱尚银川 塞上金秋”文化旅游消费季暨“行游塞上湖城畅嗨大美银川”黄河—贺兰山文化旅游节在览山公园拉开序幕。本次“爱尚银川 塞上金秋”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将在2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举办“星河览山 诗画银川”百场市民音乐会、“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腾讯音乐节(TMElive城市生活节I银川站)、大学生青葱文化旅游狂欢节、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黄河九省区)优秀广场舞作品交流展演等8大主题活动,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会同相关单位和县(市)区,聚力打造“爱尚银川 四季可游”文化旅游产品,精心举办了“春漫凤城”“湖城之夏”文化旅游消费季、“爱尚银川 畅Hi五月”览山阅海欢乐季、市民文化艺术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极大繁荣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聚人气
8月22日晚,银川市玉皇阁文化广场上人潮涌动,一场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惠民演出在这里点燃浪漫。专业乐手精妙绝伦的琵琶合奏、悠扬的花儿演唱、秦腔折子戏……银川市的文艺工作者们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的灵感和力量的审美表达与精神气质传递给群众。
今年以来,银川市通过“送演出+种文化”的方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主体,顺应时节转换、四季分明的特色,坚持条块结合、资源整合、扩大效应,着力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平台,举办丰富百姓生活的惠民活动、主题活动、品牌活动、交流活动,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以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为依托,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举办社火巡游、新春灯会、新春文化大集等活动50余项,策划推出了银川秦腔节、西北地区非遗博览会,组织一元剧场、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有力推动戏曲唱起来、非遗活起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经常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优化演出节目,推出集广场舞、合唱、戏曲、书画摄影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演出。
奉献一系列精彩演出、举办一系列精美展览、组织一系列精湛文化活动,让老百姓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
新业态新体验 带动文化消费升温
6月10日,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的演艺项目《看见贺兰》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在这场“夜游四小时,穿越一万年”的夜游大戏中,游客通过穿越塞上贺兰、天下贺兰、沐浴贺兰、烟火贺兰、非遗贺兰、大漠贺兰、当代贺兰七大板块,多维度感受贺兰山文化的神奇……看见贺兰全新打造的这座贺兰山下沉浸式演艺小镇,由于极强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吸引了大量区内外游客。“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自6月10日正式接待游客,仅开园15天就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周六最高峰为8000人至10000人,周内平均每天都在3000人左右。”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银川市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满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让群众在繁荣群众文艺中唱主角,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群众送上一道“文化大餐”,不断推进文化润民工作走深走实。“我们通过推动文化演艺、非遗体验项目、文创产品进景区景点、进休闲街区、进乡村旅游点,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增植文化底蕴,支持西夏区《贺兰山盛典》《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兴庆区《塞上江南 古城兴庆》北塔湖水上演艺、灵武市《千年古县 梦回灵州》西湖水上之夜演艺及各景区景点、文旅街区、乡村旅游点旅游演艺项目打造,尤其是宁夏首个沉浸式演艺项目《看见贺兰》上演后,深受区内外群众喜欢。”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银川市还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题材,创作黄河文化主题文艺作品,舞台剧《山河人家》、歌曲《宁夏 我们美丽的家园》MV,《水之回响·中国银川黄河文化旅游节特展》已在当代美术馆开展;此外,还有“河之炫彩——黄河中上游地区史前彩陶文物展”“关山万里——银川长城主题摄影展”“银川之约——大河浩荡润塞上2023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创作展”“故事里的黄河——山东黄河文化美术作品巡展”等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深受群众喜爱。
种下文化种子 为基层送去精神食粮
每到傍晚时分,银川市的大小广场上就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市民带着扇子、推着音响、穿着健身服从四面八方涌到中山公园、海宝公园、大团结广场……随着音乐声响起,各种健身舞蹈就会随之展开。
8月27日晚,欢快的音乐响起,银川市中山公园内一群舞者随着旋律翩然起舞,忽而似孔雀开屏,忽而如莲花绽放,舞蹈队的队员们开始排练了。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笑容美丽自信,举手投足间“专业范儿”十足。“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定时在广场集合,大家一起跳广场舞、做健身操,心情非常好。”说完,市民张惠萍和她的姐妹们便跟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近年来,银川市文化艺术馆深入到各乡镇、社区、农村文化站、农民文艺演出团队、残联、部队、学校等基层帮扶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牵手共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将文化艺术的种子带到了基层并生根发芽,使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红利。同时,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还组织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银川市文化艺术剧院等专业文化单位,与全市26个乡镇、67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个移民村签订了文化结对共建协议,利用人才资源优势,每年选派100名文化辅导员深入乡镇、村开展文艺辅导、组建特色文艺团队、创排文艺节目,培育乡土文艺骨干;举办“农民歌手大赛”“农民文化大院文艺展演”“农民才艺展示”“秦腔票友大赛”等自办活动20余项,1000多场次,惠及群众超20万人次,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走上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乡村书屋里,广大农民朋友手捧书籍细细品读;文化广场上,市民群众舞步翩翩、歌声飞扬;文艺演出中,演员身姿优美、尽展才艺……如今在银川,由政府送文化、居民群众乐享其中的“文化惠民”活动已成为一道别样风景,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绽放出银川人的文化自信,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带给群众更多的幸福感。
记者 鲍淑玲 文/图